- 目录
- 本版
- 往期
- 客户端
00004:格调

- 你睡得着吗?你睡得好吗? □记者 朱凯迪 明明很累,但为什么就是睡不着?每当夜幕降临,总有一些人难以入眠,其中不乏“90后”“00后”,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还要捧着手机度过漫长孤独的夜晚。 人的
- “睡眠障碍”人群年轻化 睡眠障碍是以“睡不醒、睡不好、睡不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主要包括失眠障碍、睡眠呼吸暂停、不安腿综合征、发作性睡病等。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经济压力的增加,失眠中心的门诊量逐年上升
- 做好“上下不动静” 正确找回良好睡眠 □记者 朱凯迪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因此,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为“良好睡眠 健康同行”。杜鹃介绍,睡眠的三要素是睡眠节律、睡眠动力、身
- 这几个助眠误区你中招了吗? 据介绍,大脑的两大系统“内稳态系统”和“昼夜节律系统”相互作用让我们产生睡意,在这两大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两种化学物质“腺苷”和“褪黑素”,白天积聚足够多的腺苷,晚上就开始犯困,再加上眼睛感受
- 误区一:睡前剧烈运动 睡前运动应以静态为主,如瑜伽、腹式呼吸,适当的伸展运动能够促进睡眠,增加睡眠动力,但睡前2-3小时内不建议剧烈运动,因为这会使神经系统过于兴奋,身体会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只会让身体越发清醒从而加
- 误区二:睡前玩手机 杜鹃说,手机、电脑等设备的LED屏所发出的蓝光会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影响昼夜节律系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入睡延迟和睡眠周期紊乱。“眼睛接收到蓝光,会导致本该分泌逐渐达到高峰的褪黑素呈下降趋势、甚至
- 误区三:喝酒助眠 “虽然喝酒以后可以出现促进入睡的假象,但是酒后入睡通常是浅睡眠,而不是深睡眠,且更容易醒。”杜鹃说,由于酒精对大脑有镇静作用,确实能加快入睡,但并不能改善睡眠质量,反而会破坏后半夜的睡眠,表现为
- 误区四:提前准备“酝酿” 有的人认为要想睡个好觉,需要比平时提前睡,实际上,这样做反倒容易失眠。杜鹃说,在床上做与睡觉无关的事情并不是明智之举,反而会越来越精神。如果待在床上等睡觉,就会开始将床与失眠联系起来,如同去健身
- 误区五:白天或周末“补觉” 如今社会工作压力大,不少上班族喜欢在平时熬夜,利用周末补觉。杜鹃说,每人每天深度睡眠比例是一定的,如果在白天补觉容易进入深度睡眠,即透支当天的深度睡眠时间,导致晚上睡不着,形成习惯性晚睡晚起的恶
- 误区六:打呼噜不等于“睡得香” 杜鹃提醒,打鼾表明存在着威胁生命的睡眠障碍,当出现鼾声高低不均等情况时,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需要加以重视。睡眠呼吸暂停是心脑血管疾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等疾病的源头。呼吸暂停引起
- 误区七:睡不着就服用褪黑素 如今,不少年轻人通过服用褪黑素来助眠,且认为褪黑素是保健品不是处方药,就随意服用。杜鹃说,市面上的褪黑素产品其含量大多比标注的要高,除出差或倒时差时可以应急服用外,不建议长期服用。因为褪黑素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