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40多年,王亚权的每一步都深深烙印着对课堂的热爱与奉献。出生于教育之乡,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深深地刻在基因里,他从小就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对知识有急切的渴求。
王亚权读初三时,每当晚自习结束,他都想再看会儿书,但苦于住的地方没有灯,只能选择早上早点起床学习。那时没有闹钟,怎么办?王亚权发现,他们住的地方有一只小鸟每日清晨会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就在催着我,你该起床了。”于是,每天清晨,他听到鸟的叫声就起床,到边上小溪洗把脸,就坐在小溪边的石头上读书。
为减轻家庭的负重,从千祥初中毕业后,王亚权选择报考中专师范专业。他的心中怀揣着一个简单而又坚定的梦想——成为一名教师,用知识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1984年,王亚权中专毕业后,因体育成绩优异,作为专职体育教师被分配到当时的民主乡(现三联)大路村一所中学,全校9个班,二十几名老师。“我是全校最年轻的老师。”走上工作岗位,王亚权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充满了干劲。
乡村学校来了位中师毕业生,教体育有点可惜。学校校长问王亚权,除了体育以外还喜欢什么课?“数学也喜欢的。”就这么一句话,让王亚权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为在师范读书时学了琴棋书画,王亚权还教起了美术。此后,他就数学、音乐、美术、体育轮着教,虽然身兼多职,但力求每堂课都出彩。
体育老师兼教多学科,王亚权在学生心目中是非常厉害、全能的。在他的带领下,那届学生在中考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短短几年,王亚权就脱颖而出,成了学校的金牌教师,并经常参加青年教师的优质课评比,和团队一起打磨课堂教学,最终在1998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一等奖,这也是我市中小学教师中第一位获得此殊荣的教师。
“在参加优质课评比的过程中,我不断实践、不断尝试。先是在千祥镇参加评比,后来到东阳市参加评比,获得一等奖,再是获得金华市一等奖,有了丰富的经验积累后,有机会参加浙江省的优质课评比。在这一过程中,我深感,老师要成长必须是在课堂当中、在学生当中。”课堂教学成就了王亚权,他也打磨出一堂堂精彩的课程,带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王亚权被抽调到省里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为了完成任务,又不耽误日常的教学工作,他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参与教材编写对提高我个人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都是有促进作用的。”王亚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