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兴芳
随着胃镜、肠镜的普及,不少人在检查后被告知有结肠息肉,却不知什么是息肉。上网一查,说结肠息肉可能会癌变,吓得要医生赶紧帮忙摘除。那么结肠息肉到底是什么?真的会癌变吗?
据市红十字会医院肛肠外科韦宁主治医师介绍,结肠息肉是指隆起在结肠黏膜表皮、向腔内突起的赘生物,常发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结肠息肉会癌变,但结肠息肉有很多种,会癌变的大多数是其中的腺瘤性息肉,所以它最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据了解,腺瘤性息肉虽然是一种结肠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已被公认为一种结肠癌的癌前病变。大量证据表明:绝大部分结肠癌由腺瘤演变而来,其癌变率为1.4%-9.4%。研究表明:腺瘤性息肉的癌变与息肉的大小、不典型增生程度及绒毛成分含量有关。息肉越大、绒毛成分越多、癌变率越高。“对于高龄的、直径较大的、级别越高的腺瘤性息肉最好切除,以免遗留隐患。一般认为,息肉发展为大肠癌需要10年左右时间,但这个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也不能确定,所以一旦发现结肠息肉,不管其大小、性质,我们都会建议在肠镜下进行手术治疗。”韦宁说。
除此之外,大便潜血阳性或不明原因贫血;一级亲属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史;本人有结肠息肉、癌症病史;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炎症性肠病、盆腔放疗史等情况的人群,建议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如果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请及时找专业医生进行检查,哪怕结肠息肉切除后也不能掉以轻心,需定期行电子肠镜复查,排除复发可能。
最后说一说结肠息肉的预防。韦宁表示,目前为止,结肠息肉的病因有很多,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长期腹泻和便秘;遗传因素,比如家族性息肉病;炎症性肠道疾病,肠炎易引起炎性息肉;感染,有报道认为腺瘤性息肉与病毒感染有关系;年纪越大,息肉发生率越高;生活习惯,食物中含纤维越多息肉发病率越少,反之就多,吸烟与腺瘤性息肉发病率成正比。
从病因可以看出,预防息肉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戒烟限酒,多吃纤维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增强体质预防病毒感染,如果家族中成员发现息肉,或者自身出现反复腹泻、腹痛等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做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及时给予摘除并按时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