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短短5天的华中师大校长研修班,给我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专家的前沿理论,开拓了我的教育理念;优秀教师的讲座,启迪了我的教育智慧。
守正创新办学思想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天赋、不同的梦想,而我们却用同样的方式教导同样的东西”“学校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动物园,而不是养鸡场。要把孩子培养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会思维的人,培养有智慧的人”,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宋涛在《学校文化与育人方式改革》中的三句话引发我的深思。
教育的使命是什么?教育的使命应为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基,学校要优化人才培养理念,使学生在未来的人生和工作中能够收获幸福和成功。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我们将围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开发校本拓展课程,成立多彩社团。利用自身资源,借用社区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释放学习压力,享受成长快乐,提升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1”活动,初中三年,让学生真正掌握2项体育技能,1项音乐,1项美术。持续做好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开展“一年四节”活动,培养身心健康、品格卓越的学生。
三是贯彻落实好“五项管理”(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规范办学,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
四是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推行导学案,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课堂不是学知识,而是学思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
校园文化让教育更美好
在武汉期间,我实地参观了武汉市南湖中学,校园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了幽静、雅致的校园文化氛围。
更重要的是,南湖中学高举“自省教育”的旗帜,坚持“让自省成为一种人生态度”的办学理念,让“自省”成为学校的软文化,引导并促进师生自我省察,不断对自己的德行与学识,进行积极、有效地批判与重构,从而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更新和自我超越。
湖溪镇中是一所农村薄弱学校,“新东阳人”占比近50%,我们一直在摸索学校办学定位,学校发展愿景和学校育人目标。
文化创设,重在一个“创”字,我们承“湖溪”之水韵,立足个体生命特点,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创新提出“让每一朵浪花都澎湃”的办学理念。
“每一个学生都是浪花”,要求学校和老师相信每位学生有一种或数种优势智能,只有用这样的信念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每一个老师也是浪花”,作为浪花,老师在工作和学习中也会不断成长,其次,老师要当“激浪者”,激发孩子的潜能。最后,学校于老师而言也是“激浪者”,为老师提供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特质,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学校的精神风采和神韵气质,由师生凝聚,亦由师生不断散发,增色添彩。我们以浪花之姿冠名“涓涓溪流向大海,朵朵浪花都精彩”的学校精神,以此概括学校的教育风貌。
“朵朵浪花奔向大海”“每一朵浪花里都藏着一个太阳”“让每一滴水都奔向幸福的湖溪”“上善若水的校风”“滴滴温润的教风”“朵朵晶莹的学风”……“浪花”跳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把学校文化内化于心。
近年来,学校师生在文化引领和浸润下,全校面貌和师生精神状态焕然一新,各项教育教学成绩取得长足进步,学校相继获得金华市平安校园管理示范校、金华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金华市三星级德育品牌、东阳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东阳市优秀团总支、东阳市综合质量考评一等奖等荣誉。
学校问题在哪儿?如何解决?此刻开始,我相信,只要和师生一起开始向前,不断发掘他们向上生长的内驱力,就能迎接未来无限可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