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珍
我从没见过这么早的风。凉丝丝的,像小猫的舌头舔过。新疆阿克苏,这个我只知道苹果很甜很甜的地方,它的风,也带着甜甜的气息。
我更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领导。孔指挥长、胡局、徐副指挥长、彭主任等等,都带着苹果一般的笑容,站成了风中的苹果树。
以前,这个时候我称它夜晚。看了手机我才发现,应该称凌晨。此时是2021年9月3日凌晨1点40分。
时间,就在此时定格。我的人生,也在此时开启凌晨模式。
凌晨,一个多么美丽的词语。它的身后,站着蓬勃的希望、飞溅的喜悦以及傲娇的情怀。
从此,我成了一名援疆人。
以前,我每每看到志愿者去边远地区支教,就特别佩服,就和先生叨叨:“等我退休了,也要发发我的光。”
他指着报纸说:“上厕所要去野外,你不怕蚊子和狼吗?路况这么差,你不怕呕吐得虚脱吗?”
远方,对我来说,一直只是一个符号。如今,这个符号成了有血有肉的明天。
我曾目睹某人退休的情景:端着一个纸箱,离开待了一辈子的办公室。老人落寞地说,一下子感觉很空,好像什么都没有了。
一个纸箱,装进了一个人的一生。
这种感觉,让人惊恐。
我问自己,多年以后,我也只能回望这没有波澜的人生吗?我也只能承受茫然的失落吗?
不,我不能。
我是人民教师,我是中共党员。我应该“像风一样奔跑,像风一样不知疲倦”(罗扎诺夫)。人的一生,只是风的一个片段。但我们要“做风的君王”(阿多尼斯),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
援疆,就是滋养生命的选择。我义无反顾。我无怨无悔。
美丽的新疆,像一位久违的老朋友在召唤我。
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援疆党员在哪里,党旗就覆盖在哪里。我,作为一名1998年入党的老同志,更应为情怀而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的使命。《荆棘鸟》中麦琪对拉尔夫主教说:“我知道,我也了解……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摒弃不了的东西,即使它会使我们高叫着死去。”我想,这种摒弃不了的东西,在我便是爱,对教育一以贯之的爱。
我要把这份爱,撒在新疆这片美丽的热土上,关心爱护学生,为他们的成长输送养分,积极履行传帮带职责,为新疆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并虚心向新疆人民和新疆老师学习。
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将成为身上的细胞。我在新疆的每一天,都将成为我生命的营养。
周作人说:“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新疆,这个有着最甜苹果的地方,也将成为我最甜美的故乡。
那么,就让我在我的故乡新疆做一个播种的人吧,在每一个风儿轻拂的日子,种下花,种下树,种下孩子们的笑脸,种下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