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人文 2021年09月22日

认识“宴之道”,体悟中国“和礼”

  “礼之用,和为贵”。张向荣认为,古代的礼制虽已消亡,但礼的精神始终存在。制度化的“礼”和精神性的“和”,刚柔相济,不可或缺,“和礼时代”其实就是和谐盛世,在当下尤其需要阐扬。“金砖会议倡导团结、协作、理解、信任,这也是中国传统圆桌的文化内涵。时移世易,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圆桌所承载的礼制内涵?”他曾多次去浙江西子宾馆参加宴会,特意关注过圆桌礼仪,发现那套严格遵循古制的礼仪,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已经消失或被错用。“圆桌位置的主次如何安排,决定了上菜顺序。许多人以右边贵,其实在中国传统礼制中是左高右低,也就是以主位的左手为尊。”张向荣说,圆桌自有一套与方桌迥异的礼制,可以称为“宴之道”。之所以浓墨重彩地推出“金砖”圆台,就是希望大家重新认识“宴之道”,体悟“和礼”。

  “在国际会议上用圆桌取代长条桌,这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体现了中国人一以贯之的团结、包容、和谐理念。”在张向荣看来,中国人喜欢用圆融的态度接纳他人,这也是圆桌大行其道的原因。在传统中国社会里,方桌更多时候用于议事、祭祀,它永远是厅堂里颇具威仪的存在。而圆桌是中国传统宴席中的首选家具,它与“宴之道”一起,构成了中国人情感生活的特殊界面。明堂红木文化顾问崔子瑞介绍,在传统中国家庭里都有圆桌的身影,它一般由两张半圆的“半桌”构成。当男主人长期外出时,女主人就会把圆桌拆开,分别靠墙而立,其他男性从门前经过时看到,就不会贸然入内;等到男主人回家,两张“半桌”才会重新拼合成圆桌,举行家宴,宣告团圆。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圆桌演绎了最隆重也最热闹的生活场景,调和出最圆融也最温馨的人间情感。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东阳市委机关报| 声明:东阳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579-86611000 86091660 89301002| 投稿邮箱:zjdyrb@qq.com| 广告合作:0579-86691586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