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
调解体系的“四梁八柱”
2025年07月09日  

  “横店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终身老娘舅”“影视剧组老娘舅”“交警大队老娘舅”……横店吕忠民老娘舅工作室简单而温馨,墙上满是表达“和为贵”的标语,以及各类特色“老娘舅”的荣誉牌。今年已63岁的吕忠民身兼18家单位的“老娘舅”,每天的工作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

  吕忠民曾是一位民营企业家,事业有成后反哺家乡,积极投身公益事业。14年前,他开启“老娘舅”这份新事业,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耐心调解劝解,不仅分文不取,还总是自掏腰包来平息干戈。多年下来,他已成为“明星”老娘舅,在横店乃至周边,当有矛盾纠纷需要调解时,很多人总是第一时间想到他。

  2023年,吕忠民担任市人民调解协会会长,为全市跨区域联调出谋划策。同年6月,他又以企业名义在金华市慈善总会设立1110万元留本捐息的公益性基金,利息收益175万元用于我市社会矛盾调解、发掘培育“老娘舅”调解队伍、促进社会和谐的其他公益活动等,也是金华市首个社会矛盾调解基金。

  两年来,吕忠民带着金华“老娘舅”调解专项基金,化解了邻里纠纷、感情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各式各样的社会矛盾,用调解专项基金补贴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合意。吕忠民说,调解工作最重要的在于让双方满意,这样就不会留下后遗症。

  如今,18个镇乡街道的专职调解员基本上是市人民调解协会成员,有70岁的乡镇退休司法干部、50岁的行业能手,也有30多岁的年轻调解员,创造了“老中青三结合”的人员结构,形成了“经验+专业+创新”的组合拳。协会的存在,不仅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经验交流,必要时跨区域联调,用好“老娘舅”调解专项基金,还能以协会名义组织调解员外出考察学习,共同提升调解能力和水平。

  此外,行业性专业调解组织以其针对性强、专业性高的优势,与基层调解力量形成互补,成为调解体系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支撑。目前,全市共有诉调、医疗、物业、金融、消费维权、婚姻家庭、道路交通、影视版权、建筑业、劳动争议、交通运输、知识产权等12个行业性专业调解组织(工作室)。市住建纠纷律师调解中心于去年4月迭代升级,作为由市人民法院、住建局和司法局联合设立的专业调解组织,2024年成功调解案件1495件,涉诉标的达9亿元,其中98%以上的纠纷通过线上化解,平均调解天数大大缩短。

  “半市场化半公益化”的机制创新,让专业调解焕发活力。该调解中心组建了“5+18+X”专兼结合精英调解团队,5名常驻专职调解员是具有法律背景的资深人士,18名轮驻律师覆盖建筑工程全领域,另有30名行业专家随时待命,融入全流程诉调工作,引导当事人选择合理的方式高效解决纠纷。

  “建设工程领域案件复杂,专业性强,大多需要通过鉴定来确定案件事实,但是司法鉴定存在耗时长、程序杂、纠纷大、监管难等问题,且不一定是最优解。”市住建纠纷律师调解中心专职调解员宋晓娟介绍,该调解中心创新建立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民事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推动建筑领域矛盾纠纷诉前化解。在处理某装饰公司与火锅店的装修合同纠纷时,宋晓娟协同法官、家装协会专家现场勘验,通过“工程量确认—质量评估—修复方案”的一站式服务,让当事双方当场达成和解并履行完毕,双方省下鉴定费数十万元、诉讼费2万余元,以专业力量融合化解专业纠纷,答出了“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