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先锋:
矛盾化解的“定海神针”
2025年07月09日  

  近日,吴宁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天贵调解工作室负责人贾天贵与其他街道的几名“老娘舅”碰了头,互相分享近期经手的调解案例,分析调解方式方法,共同探讨调解技巧与心得。“这是我们的常态化活动,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调解技能,提升调解效率。”贾天贵说。

  “吴宁街道地处老城区,公共停车、房屋出租、培训机构、餐饮排污等纠纷类型五花八门,这也要求我们调解员‘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贾天贵曾从事行政执法工作30多年,退休后加入人民调解队伍。他认为,调解工作不是单纯地和稀泥,最重要的是公平。了解事实情况时一定要与当事双方“面对面”相谈,化解矛盾时要“背靠背”调解,营造心平气和的氛围,用情、理、法对症下药。一次,社区居民因房屋排水问题激烈争吵。贾天贵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事情经过,耐心听取双方诉求。夏日炎热,他不顾汗水湿透衣服,反复沟通协商,依据法理情理耐心劝说。经过数小时努力,最终让双方和解。

  2023年下半年,吴宁街道辖区启动金泽巷区块旧城改造工作,家庭内部的房产分割纠纷增多。贾天贵凭借掌握的法律知识,充分考虑当地风俗,拿出一个个接地气的具体调解方案,成功化解家庭房屋分割纠纷20余起,助力了城市更新工作顺利开展。“作为调解员,我们必须推动和谐,要理清事实真相,分清是非曲直,明晰真假对错,以和悦的态度尊重人,以公正的方式引导人,以正确的道理规劝人,以法律的准则教化人。”贾天贵说。

  在南马镇南风调解工作室负责人吴锡清眼里,法理与情理同样缺一不可。在他的办公桌上,没有电脑,只有码得整整齐齐的案卷和写满备注的台历。他自创的“钢筋砼调解法”在这里得到生动体现:以法为“钢”,理为“筋”,调解为“混凝土”,三者浇筑成矛盾化解的坚实堡垒,累计调解纠纷8000余件,受到南马镇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吴锡清是南马镇南马村人,1985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乡镇工作,一直与百姓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最后从南马镇司法所所长任上退休。面对群众的矛盾纠纷,吴锡清总能迅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运用“钢筋砼”调解法,巧妙地将法理与情理融合在一起,让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他常说:“做群众工作一定要真诚,深入第一线,接地气、讲感情,这样百姓才会信任,调解工作才会有口碑。”

  南马镇是我市工业重镇,辖区内红木、机械、医药、磁材企业众多,矛盾类型复杂。在处理某红木企业拖欠货款纠纷时,他不仅促成双方达成分期还款协议,还帮企业联系原料供应商争取账期,“调解不能只看眼前,要帮双方找到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吴锡清还开设了婚姻情感相关的调解工作室,凭借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独到见解,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为诸多面临婚姻问题的家庭提供建议与帮助。

  在吴锡清带领下,南风调解工作室成为当地群众信赖的“娘家”,圆满解决了许多棘手的矛盾纠纷,获评省级金牌调解室。工作室还依托南马法庭区位优势,坚持每案学法用法,7名法官成为专业“法律顾问”,遇疑难案件邀法官全程参与调解,提供专业高效法律服务。这种“调解+司法”的无缝衔接,完善了诉调、警调、信调等衔接机制,预防矛盾激化,提升调解协议履行率,降低司法成本,让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更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