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者,信也。所以封物为信验也。见印,见信。故古之士人必有印。所谓“诚信”,本义亦出于此。人无信,何以立?“印记”专栏,谓以印刻画东阳人文也。
玺,徙也,封物使可转徙而不可发也。印,信也,所以封物为信验也。从战国时代玺印制作之初,其功能就是作为官府政令信函和私人书信往来的封缄凭证。当时印体的大小、形制多样,有的还分一二三层,顶端多作小鼻钮。印文有三晋、齐、楚、秦等国古文。印面布局依文字作变化多端的安排,总体讲究疏朗有致,大胆留白。
这方古玺风格的印,主要在文字的设计上打破了现今的字形结构,依据汉字造字法的原理,对文字的构成部件位置作了挪移。比如第一行的第二个字“清”,就是把原来在“青”左边的三点水,挪移到了“青”的下面;第二行的“朗”,则是把字内右边的“月”,移到了下面。“风”“清”“静”3个字都是战国时期的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