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若舟
有人说,近年来参加的乡宴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年轻人的婚宴,几乎清一色由酒店承办。那些乡村烟火气,似乎已成过往云烟。有人甚至抛出了这样的疑问:乡宴是不是已经消失了?
在时代的洪流中,农村的面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故土,涌入繁华的城市,追寻更为广阔的天地和更多的机遇。这一趋势不可避免地导致曾经热闹非凡的农村酒席,被搬到了城市的酒店举办。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一部分生活在农村的人,也选择把酒席摆到酒店。在他们看来,酒店的环境更好,菜肴的口味和服务的质量也更有保障,能够给宾客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能让自身更有面儿。
不可否认的是,酒店确实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环境和便捷的服务,满足了人们对品质和效率的需求,但如今的乡宴已不可同日而语。就拿最为重要的菜品品质来说,乡宴相比酒店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食材的新鲜程度上,可以用一句很形象的话概括:两个小时前,你吃的荤菜正在吃你的素菜。此外,乡厨还能依据各村风俗,灵活调整每道菜的做法,擅长的菜系甚至比酒店的还多。
其次,乡宴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情味是酒店无法替代的。在酒店的宴席中,人们往往更注重形式而非内容,一切流程似乎只是走个过场。菜还没上齐,酒还没喝尽兴,便有人匆匆离去。待到大部分人走了,剩下的人也只好放下筷子紧随其后。从高朋满座到曲终人散,仿佛就在顷刻之间。正如乡厨李棚杨所言,如果不是亲身从事该行业,或许很难发现有些民俗文化正在悄然消逝。“在我参加过的酒店宴席中,很少有人会在饭桌上划拳了,甚至越来越多的小孩连东阳方言都不会讲。”相比之下,乡宴或许又是另一番景象。
当然,举办乡宴的前提,还得是农村“有人”。所谓的“有人”,不是指有人居住那么简单,而是要有那些我们认识的、在乎的、亲密的人。当代的年轻人,无论是婚宴还是孩子的满月酒等,大都由父母一手操办。有的父母一直生活在农村,有的即便移居城镇也乐意把酒席摆回村里,图个热闹。而到了下一代,从出生开始就在城市生活,有的甚至一个同村人都不认识,谁又能设想未来他们的酒席会摆在村里呢?
所以,有机会多去参加乡宴吧,去感受那份纯朴和真挚,去体会那份热情和温暖。因为这些看似很平凡的瞬间,会在未来显得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