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期网络同步课程结课了。我一共更新了46个课时,吸引了近3000名学员,得到了40位专家的点评,近几十万人次的访问量。这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微课制作水平,也开启了师生互联网‘教’‘学’共成长的新模式。”近日,横店镇官桥小学教师张雪峰在自己的“之江汇”网络空间上这样写到。
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横店镇官桥小学共有18个班,750名学生,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学生占了一半左右。在此环境下,如何让“双减”政策更好落地?官桥小学通过常态化开展“互联网+义务教育”同步课堂及互联网教研活动,促进了师生的均衡发展。
以学校信息科技课程为例,官桥小学充分利用之江汇数字学校,借助平台优势,发掘平台优质资源,选定“之江汇教育广场”网络同步课程中,2024学年课程板块的浙江教育出版社版《小学信息科技》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严格按照教材内容,适当进行课外拓展。
根据制定的课程计划、课程目标、章节设置,老师们结合课本知识点,潜心研发合适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备课后选择视频剪辑软件录制微课视频,提前一周把微课视频和辅助材料上传到“之江汇教育广场”《小学信息科技》四年级下册同步课程中,供学生自主学习。这些教学视频主题明确,以精讲为主,内容层次清晰,时长在10分钟左右,适合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学微课中,教师的编程演示给学生留有适当的继续创作空间,学生则根据需要可暂停播放或重复播放,对课程知识进行回顾、梳理,以此培养了自己的反思、发现、感悟、探究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