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挣和脱 2022年05月11日  

  □严寒

  “好好个娃娃,怎突然学成了这个样子?”

  “一天门外也没逛,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倒学起文明来了!”

  “卫生卫生,老母猪不讲卫生,一肚子下十几个价胖猪娃哩!”

  这是路遥《人生》中的第六章开篇。刘巧珍刷牙成了高家村的重磅新闻。大家纷纷围着看新奇,挖苦她,笑话她。

  高家村的水井,脏得像烂泥塘。井底是泥糊子,蛤蟆衣;水面漂着一些碎柴烂草。高加林和刘巧珍到城里去买了漂白粉撒进水井。所有的人都用粗话咒骂他们,说他们是想要了全村人的命!

  这就是贫穷落后的山村。

  高加林长相英俊潇洒,聪明又勤奋,还会拉会写会打篮球,偏偏考不上大学。回乡村当了代课教师,表现相当出色,偏偏3年后被人取代下了岗。

  人生总是在“偏偏”中推进。

  高加林拼命干农活,希望把自己的身体摧残到极点,来淡化内心的苦痛。他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刘巧珍的出现,像一根火柴,点亮了他萎靡的精神。这个善良又美丽的姑娘,大字不识一个,却有着不一般的思想和追求。她爱慕高加林,火一样热烈水一样温柔,心甘情愿地为他做任何事情。那份温柔和美好,让高加林心动不已。

  爱情固然是甜蜜的。但乡下人的头衔,给高加林的刺激是巨大的。他接受村里的照顾,拉架子车去城里的厕所掏粪。拉一车粪,他要找遍城里的粪池。遇上粪霸,他被用粪勺砍背。他被高中同学克南的母亲一再地辱骂。他曾经去过同学家两三次,同学的母亲完全不认得他了。他忍忍忍,忍受着城里人的居高临下。他多么渴望摆脱命运的捉弄,有一份正经的工作啊!

  高加林终于有了一个机缘去县城工作,虽然它得到的途径是不光明的。刘巧珍憧憬着他们的未来:加林在外工作,她在家带孩子。想他们了,可以带着孩子去看加林。

  高加林带着勇于牺牲的精神,风里雨里采访,没日没夜写通讯报道,很快在小城有了声名。在小城当广播员的高中同学黄亚萍开始追求他,并允诺要带他去省城发展。

  高加林觉得他和黄亚萍更有共同语言,也能有更好的未来,于是和刘巧珍分了手。此时,他的良心倏地不见了。

  黄亚萍则向爱她已成习惯的克南挑明了关系。克南的母亲无法容忍,写信告发了高加林。

  高加林希望的那种“桥”本来就不存在,出现在他面前的只是斑斓的彩虹。他兜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回到了那个贫穷愚昧的高家村。

  他以为高家村人的口水会把他淹死,没想到大家反而安慰他:

  “天下农民一茬子人哩!逛门外和当干部总是少数!”

  “咱农村苦是苦,也有咱农村的好处哩!旁的不说,吃的都是新鲜东西!”

  “慢慢看吧,将来有机会还能出去哩。”

  那个坚强地选择活着的刘巧珍,已经和别人结婚了。她一再恳求村里去公社做做工作,让高加林做代课教师。

  乡村,这个让高加林一直想逃离的乡村,以淳朴宽厚的胸怀,包容着走了迷途的孩子。

  “我的亲人呐……”小说在高加林这句沉痛的呻吟声里结束了。

  我的心,也发出沉痛的呻吟。

  人生,确实需要挣脱。当命运交给我们一副烂牌,我们不能干脆把牌撕烂,而是要想法子改变局面,逆转“牌运”。不屈从命运,和命运抗争,是一种精神。就像高加林,他身上的这股劲,如黑夜里的光。但我们挣的是命运,脱的不能是良心。正如一辈子爱做好事的德顺老汉所说:“你把良心卖了!……你的根应该扎在咱的土里啊!你现在是个豆芽菜!根上一点土也没有了,轻飘飘的,不知你上天呀还是入地呀!”亦如高加林父亲的谴责:“甭看你浮高了,为你这没良心事,现在一川道人都低看你哩!”

  假如高加林没有脱离良心,他的人生就是另一派情景。

  可是,生活永远没有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