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茂实的身世,犹如一团谜雾。《宋史·忠义传》称其为杭州临安人,另有史书称其为吴中(今苏州)人。《东阳市志》二轮修志编辑吴立梅考据,按光绪己亥年(1899)重修的《东阳滕氏宗谱》,以及南宋绍兴四年(1134)朝议大夫胡清献撰写的《宋全节使者茂实公庙志铭》,证实滕茂实系滕元发之孙。滕元发是东阳城区滕宅街(今陈宅街)人,其祖母系范仲淹的大姐,滕元发因此长居苏州,与范仲淹之子范纯仁等受教于胡瑗,1080年出生的滕茂实(字秀颖)也就在苏州长大。
北宋重和元年(1118),滕茂实登王昂榜进士。靖康元年(1126)正月,完颜宗翰(女真名粘罕)率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徽宗、钦宗父子为苟延时日,企图割地求和。二月,钦宗应允金人要求,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即今太原、保定、沧州一带)与金讲和,并派工部员外郎滕茂实以工部侍郎身份,随兵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路允迪出使金国。因三镇守将坚决反对,宋钦宗密诏缓割三镇,据城坚守。金人大怒,于是将宋国使者拘禁。完颜宗翰久闻滕茂实大名,把他带到代州即山西代县,又从东京带出其弟滕华实与其同居,以期降服滕茂实。
当年闰十一月底,金军攻克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徽钦两帝被押解北上,沿途旧臣均不敢问候其起居。滕茂实听说钦宗即将抵达代州,就自撰哀词,又篆书“宋使节东阳滕茂实墓”(《宋史》误为“宋工部侍郎滕茂实墓”,后为元好问《中州集》、宋濂《滕奉使传》更正),连同奉命出使金国时所受的黄色旗帜,交给朔宁府司理董诜保管,算是交代身后事。
随后,滕茂实穿戴旧时衣冠,到郊外叩见宋钦宗,一见面就拜倒在地大哭不止。金人告诉他:“国破主迁,之所以留下你,是为了日后重用你。”滕茂实坚决拒绝了金人让他换装的要求,提出要和钦宗一起北上,金人不许。滕茂实忧愤成疾,于建炎二年(1128)八月逝于大同。
临终前,滕茂实作《临终诗》,有“爵禄非所慕,金珠敢怀贪。就不违我心,渠不汗我颜”“况我禄数世,一死何足论”的诗句,直抒其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视死如归的心志。而且诗中言明,“同来悉言归,我独留塞垣”,与他一同出使金国的人都已归去,唯独他留守塞外,国破家残,形影相吊,倍感辛酸。难怪元好问儿时在父亲教导下读到此诗时,感慨而言:“先生名节凛然,不愧古人!”
董诜闻讯后,将滕茂实生前所托付之事转告。金人敬佩其行,于是将其黄幡裹尸,葬于代州。后董诜脱身回国,将滕茂实事迹上奏。绍兴二年(1132),朝廷赠滕茂实为龙图阁直学士。
滕茂实出使金国虽仅约两年,但面对金人劝降,宁死不屈。他在《临终诗》中以战国时期的齐国人王蠋自比。齐国被燕国所破后,燕国使人重金礼请王蠋,他却说与其屈从敌人,不如以死激励国人,遂自缢而死。在诗中,滕茂实还以“牧羊困苏武,假道拘张骞”自喻。只是,苏武和张骞最后都回到祖国,他却身死异乡。难怪元人在编纂宋史时,将其列入“忠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