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讲解员在义务讲解
展厅入口处,是一面“东阳出报人”展柜,在印有东阳人五大特质“勤勇韧能义”的背景墙上,张贴着蔡汝霖、马文车、邵飘萍等东阳籍报人的照片及简介,一代又一代的东阳有志报人在他们的时代里,用自己的智慧与生命书写了充满热血与信念的爱国篇章。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邵飘萍也是一位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交际圈广泛。”傅燕芳说,本次展览特别打造了邵飘萍“朋友圈”,涵盖同窗同仁、学生、入党介绍人、友人,可见蔡元培、陈独秀、鲁迅等面孔,以吸引群众更快地了解邵飘萍。
乱世中的《京报》既是邵飘萍执鞭立言的堡垒,更是制造进步舆论的阵地。在展厅的中心,复刻了“京报馆”大门,站在门前,看着“魏染胡同30号”门牌,仿佛有了一种时空错位之感。
临近展览结尾处,还设有一面“报刊亭”图片墙,张贴了10余张《京报副刊》。
“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报刊亭”旁循环播放着三段资料影片,邵飘萍40年的人生,挥辣笔尽自己之天职,担道义平社会之不平,用生命诠释着“铁肩辣手”的新闻理念。
展览结尾专设一面初心墙,上面满满地展示了观众们观展后的感悟,其中就有邵飘萍出生地紫溪村村委、邵飘萍任教过的杭州第十四中学203名党员、邵飘萍曾侄孙邵诚民等组织或个人的参观感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双方跨越时空的对话。
文物讲好革命故事,文物映耀百年征程。东阳这片红色热土,涌现出一批批革命烈士,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傅燕芳表示,市博物馆将以本次展览为契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整合历史文化,形成以东阳籍先贤名人为重点的优势资源项目,打造红色展览体系和红色文化阵地。
红领巾讲解员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