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出生的吴永伟,曾从事纺织行业。行业转型时,他咬着牙转了行——“餐饮这行,只要用心做,总不会过时。”夫妻俩专程向诸暨当地的蒸菜“祖师爷”拜师,学了手艺,才来到东阳选址开店。
“不容易,人的三分之一青春就在这里了。”回顾创业之路,吴永伟感慨道,“刚开业的时候,区域冲突很明显。”本地人喜欢有点辣味、口味重的菜,而诸暨蒸菜相对清淡,口感偏甜。但吴永伟没盲目迎合,而是在保留蒸菜本味的基础上慢慢调整:客人提意见就记下来,反复试火候、调咸淡,终于找到平衡点——既合东阳人的胃,又不失诸暨味。
互联网时代,别家忙着线上吆喝,这家店却像个“老古董”。“我们一直没有做线上宣传,就是做口碑,更相信实实在在的顾客评价。”吴永伟说得实在。这种坚持源于对自身菜品品质的自信,也源于对顾客的责任感。店里的老熟客占了大半,有些从青涩恋爱时就常来,如今牵着孩子的手推门进来,一晃就是好些年。“和老顾客的相处就像朋友,进来不用多说,就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
灶台的蒸汽还在升腾,高压锅的嗡鸣混着食客的谈笑声。这口蒸菜里,有异乡人对故乡味的坚守,有对本地食客的尊重,更有时间酿出的信任。或许,美食最动人的从来不是花哨,而是像这样——用十年如一日的扎实,把日子蒸出宜人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