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蛇不要慌,牢记“三不”和“三步” 2025年07月09日  

  □通讯员 史雅婷

  夏季,气温高、雨水多,蛇类活动频繁。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5~8万例被蛇咬伤事件。横店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杜跃飞提醒,只要掌握科学应对方法,不必“谈蛇色变”。

  防蛇需牢记“三字诀”:不挑衅,蛇类听觉迟钝,遇蛇应保持1.5米以上距离,再缓慢后退,切勿跺脚或挥打。不裸走,夜间出行要穿高帮靴和厚长裤,选择平坦开阔道路,避免穿越草丛树林。不招引,及时清理院落杂物垃圾,野外活动时不随意丢弃食物残渣。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蛇类在气温18~30℃的早晚及雨前闷热时段最活跃,需提高警惕。

  被蛇咬后需牢记自救“黄金三步”。第一步,立即观察伤口特征并记住蛇的外形,无毒蛇咬痕呈椭圆状细齿印,毒蛇则留下2~4个明显深孔并伴随淤血肿胀,切忌追打蛇体,用手机拍照记录最为安全。第二步,进行紧急处理,快速摘除伤肢戒指手镯等饰品以防后续肿胀,用清水缓慢冲洗伤口,绝对禁止用嘴吸吮伤口,并用弹性绷带采用“松绑法”,由远端向近心端缠绕,保持能插入一根手指的松紧度。第三步,必须立即就医,拨打120时要明确说明,被蛇咬伤需要抗蛇毒血清,准确记录咬伤时间,帮助医生判断毒素扩散情况,特别注意避免切伤口、冰敷、喝酒止痛等行为。分秒必争的规范处理能最大限度降低伤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