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金腿饭团是中西合璧的小吃,那么金银蹄髈就是一道实打实的中式硬菜,非常考验厨师对时间与火候的掌控力。这道传统浙菜,不仅以鲜咸适口、肉质酥糯、汁稠浓香的风味著称,更富含多种氨基酸与胶原蛋白,是滋补佳品。其由来可追溯至清代,在《红楼梦》第十六回中,贾琏与凤姐曾用它招待贾琏的乳母赵嬷嬷。
金华火腿按部位可分为滴油、中方、上方、火踵、火爪5个部分。金银蹄髈选用火踵部位,即火腿中下端,再搭配上新鲜的猪后肘,二者同烧焖制,一红一白,犹如金银。
制作这道“火工菜”,追求的是“酥烂”的口感。新鲜蹄髈燎毛洗净后,用生姜、葱、东阳本地黄酒焯水去腥,再入凉水冷却。“冰火淬炼”不仅使肉质更加紧实、皮更显Q弹,还能有效排出多余血水。等待蹄髈冷却时,便可着手糖色的炒制。锅中下油、加入冰糖,再添入适量水与黄酒防焦,全程小火慢熬,直至获得红亮剔透的糖色。
蹄髈冷却后入锅,加入金华火腿、盐、黄酒等调料,先以大火烧煮,再转文火慢炖两小时,“火腿经过长时间的发酵,细火慢炖才能让风味充分释放,融入新鲜的蹄髈。”许亮亮解释道,直至蹄髈酥软,最后淋入糖色收汁,浓油赤酱的质感才算圆满。想要享受最佳风味,出锅后必须趁热享用。时间一久,红亮的糖色易氧化发黑,而蹄髈的胶质与鲜味也会随温度下降大打折扣。
在许亮亮看来,金腿饭团与金银蹄髈虽然风格迥异,却秉承相同的烹饪原理:“有味使其出,无味使其入。火腿的角色绝非喧宾夺主,而是作为绝佳的风味载体,去激发、浸润那些原本平淡的食材。”正因为每条火腿因腌制地点、盐分、大小各异,其风味都独一无二,才更需善用其力,点化他味。
这位将火腿“玩”出花的乡村“厨神”,如今从事的却是纺织行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早年,他在系统学习烹饪专业后,曾在餐馆当过学徒,并远赴意大利进修,拥有高级(三级)中式烹调师、高级(三级)面点师资格。回国后,他一度在食品公司工作。这些经历让他对食材特性、产品设计,尤其是金华火腿的理解愈发精深。如今,他身兼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监事长一职,以自己的方式传递非遗魅力。
对许亮亮而言,转业后,烹饪从职业转为热爱,成为工作之余放松解压的方式。“把食材变成一道美味的过程很治愈。”他常将厨房中收获的感悟融入生活,“快得起来,慢得下去。煮饭时同步备菜,炖肉时处理蔬菜,在井然有序的节奏中寻找平衡。”就像一条鱼能煎能烤能煮能蒸,他相信生活的难题,解法也从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