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芯片的产业思想者 2025年06月25日  

  1975年出生的郭杭伟老家在湖溪镇郭宅二村,1989年考入东阳中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1990年9月,他通过西安交通大学组织的层层复试,被录取为少年班学生,成为浙江省历史上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第一人。1995年,郭杭伟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投身集成电路设计领域。

  当时,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尚处于“沉寂”阶段。郭杭伟进入珠海的一家国际知名芯片公司,从基层工程师做起,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逐步成长为兼具技术与管理才能的复合型人才。他负责的产品涵盖消费电子(游戏机、GPS、寻呼机、电子辞典、电能表)、电脑周边(声卡)、手机(协处理器、应用处理器、基带、电源管理、射频通信)、物联网(低功耗蓝牙、Wi-Fi、新一代天地一体全连接网络6G)等四代集成电路主流应用领域,负责的芯片每年销量过亿片,且已有10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其间,他完成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业并取得学位。

  2008年,郭杭伟成为中国第一代集成电路产品经理,开始从更高维度思考技术产品化路径和产业竞争规律。他把培养产品经理作为重要工作,于2017年4月在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推出《产品经理及其成长之路》课程,系统构建硬科技产品经理培养体系,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该课程被纳入“工业信息化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培训项目”,为中国芯片产业输送了大量关键人才。2021年,他进一步推出《产品经理人》证书及成长计划,将产品经理培养标准化、制度化,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闭环。

  随着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郭杭伟通过剖析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律和竞争格局,于2020年推出《从集成电路看中美科技冲突》系列讲座,从技术、产业、经济、政治等多个维度解读产业发展规律和博弈本质,指出美国凭借科技霸权干预中国产业升级,企图将中国锁死在产业链低端,并前瞻性地提出“文化冲突是科技竞争底层逻辑”的观点。国网东阳市供电公司、金华市委党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市委党校、北京市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方工业大学、金华市经信局等单位先后邀请他授课。

  作为产业实践者,郭杭伟强调科技创新与文化根基的辩证关系。他批判西方管理学将人视为人力资源的理念,主张以传统文化中“良知良能”的思想,将科技产业作为从业者修身齐家治国的实践场域。他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讲座中提出,随着职业发展,人文素养将成为核心竞争力,阳明心学可有效补足理工科教育短板。这一观点在工程教育界引发广泛共鸣,并已在教育部新工科建设中得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