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余名红马甲托起“温暖东阳” 600多家社会组织赋能基层治理 2025年03月06日  

  □记者 张宇

  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在东阳,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怀热忱,奔波在全市大街小巷,用点滴行动汇聚成温暖力量。他们就是来自我市各大社会组织的志愿者。

  3月4日下午,我市举办了第三届东阳市“益路同行·星耀东阳”公益好故事决赛。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各行各业的16 名参赛选手带来的感人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评委与观众。

  其中,作品《“她”脊梁》讲述了一位单亲妈妈在社工和志愿者的鼓励帮助下,重拾信心、收获成功、带动共富的故事,荣获特等奖。这场比赛不仅是公益故事的展示平台,也是东阳市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积极作为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我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服务群众和社会为宗旨,持续强化社会组织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志愿服务深入开展。据统计,目前全市有社会组织600多家。其中,经民政局注册登记的志愿服务组织有40多家,活跃志愿者超2万人。2024 年,各镇乡街道社会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38场,惠及群众7万余人次。近三年累计捐赠物资价值达1800万元。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我市社会组织力量的强大与活跃。

  在养老院,志愿者们为老人们打扫房间、整理床铺、陪他们聊天解闷;在乡村,志愿者变身“爱心爸妈”,用爱心呵护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针对残疾人群体,志愿者们帮助他们进行康复训练、学习生活技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广大志愿者们普遍将关爱的目光投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现在,我市的社会组织正在不断壮大,他们是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引导社会组织向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王菲介绍,2024年,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共组织培训20余场,参与人数超1000人次,培训课程涵盖项目管理、公益创投项目调研、社会组织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宣传视频制作等模块,有力提升了社会组织专业能力。

  在众多社会组织中,向红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爱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叶子帮帮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表现尤为突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口碑和品牌效应。去年,向红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幸福轮友——链式帮扶助力轮友生活重建志愿服务项目”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爱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轮椅上的咖啡师——截瘫群体创业就业志愿服务”项目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叶子帮帮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爱,筑就‘巴掌女婴’未来梦”项目被省民政厅评为福彩公益金使用典型案例。

  “幸福轮友”和“轮椅上的咖啡师”都是市民政局公益创投项目。据悉,我市自2014年开始由市民政局牵头组织开展公益创投活动,投入财政资金,围绕助力“一老一小”、助残济困、社区服务等方面,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公益项目。累计资助公益创投项目124个,投入资金623万元,共计直接受益人数超188万人次。以公益创投为平台、项目管理为抓手,市民政局将通过专业服务,不断推动社会组织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在公益事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社会组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为此,我市将继续守正创新,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吸引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勇做弘扬雷锋精神“尖兵”,带动形成人人学雷锋、人人做雷锋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