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星
年,在人们淡淡的期盼和不经意间抵达,又悄然而去。
如今的年,不同于过往的年,更不同于少时的年。
少时的年,在苍茫辽阔的天幕下,芸芸众生用农耕文明的方式涂抹着童话般的色彩:掸尘、杀年猪、打年糕、做新衣裳、切冻米糖、磨豆腐……年味萦绕天地之间,那是普通百姓365天的企盼和一年来血汗的“饕餮盛宴”。
少时的年,在单纯中随处可见简单的快乐:向长辈问好、向大人问安、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走访拜年。小孩喜滋滋地领到压岁钱,哪怕是五毛或一元钱,如获至宝珍藏在枕头下面,像揣着一个梦幻般的、硕大无比的、圆滚滚的气球,悠悠地上升、飘扬于瑞雪的天空,寄托和承载着一个个少年渴望成长、成功的希冀……到了开学时间,忽然发现那宝贵的压岁钱不翼而飞了——到长大才明白,那只是父母亲给我们小孩一种虚拟的快感!
少时的年,在粗布单衣的咝嗬声中,在父母怜爱的眼神中,在轻轻啜饮米酒声中,在品尝猪头肉的咂声中,在大红门联“年年有余”的憧憬和幻想中……
少时的年,在乡村泥泞、积雪的水洼中,蹚过轻轻重重的脚印;寒冷的空气中,还清晰可闻残存的炮仗的硝烟味。担着粽子、拎着“斤头”的人们,遇见点个头,互道祝福的话语,朴素又真诚。
而现在的年,在繁冗中难觅简单的快乐。
现在的年,高速上扎堆的车流,蔚为大观;即便在乡村,也很少看见小孩子追逐嬉闹,而是人手一机,热衷于打游戏;门口,则传来大人们“噼噼啪啪”的麻将声、纸牌声。
现在的年,亲戚朋友之间也相互走访拜年,但时间空间大大压缩,基本喝口茶、吃点点心就回了。过去拎着“斤头”拜年的场面不见了,代之以红包。说是拜年,聊得最多的话题却是工作、挣钱、房价……欠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财富似乎成为唯一的话题。
现在的年,少了团聚热闹的场面,更多的家庭在酒店里相聚。觥筹交错间,虚胖的人们吹着空调,淌着热汗。绚丽了KTV的氛围,独独少了真正在家过年的天伦之乐。
现在的年,繁华了城市,萧条了乡村。
现在的年,繁华了乡村,萧条了城市。
现在的年,遮蔽了年味,冷淡了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