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马洁如
入冬以来,横店文荣医院门诊接诊了不少痛风发作的病人。该院消化内分泌科医生说,秋冬季大家爱吃火锅,其中不少食材是高嘌呤食物,加上天气冷,血液循环变慢,喝水、排尿、排汗减少,使得尿酸更易在关节处结晶,引发痛风急性发作。
据统计,我国成人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约为14%,患者人数近2亿,痛风患者逾千万,发病年龄更是趋于年轻化。当痛风发作时,最初可能是只是手指、脚趾的红肿、发炎,基本上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但如果没有引起重视,晶体沉积得更多,疼痛会逐渐蔓延到膝盖、手肘等大关节,呈现出严重的红肿、变形,乃至有灼烧感,发作时经常疼得没法下地走路。如果结晶在肾脏沉积还可能引发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肾结石,严重还会导致肾衰竭。此外,由于尿酸结晶对全身多个器官、组织都能产生损害。因此,痛风和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也有关联。
如此可怕的痛风,其实主要和一个指标有关——血尿酸。因此,要想阻止痛风发作,必须降低尿酸指标。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每天应坚持喝水2~3升,每天的尿量则应保持在1.5升以上,利于尿酸的排出。饮水的最佳时间是两餐之间、晚间(晚餐后45分钟至睡前)、清晨(起床后至早餐前半小时)。
除了饮水以外,想要控制尿酸,生活上也需要有相应的调整。要避免饮酒和摄入含糖饮料;发作期减少肉类、海产品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适当运动,痛风发作期建议休息;肥胖患者要减重。痛风属于慢性病,意味着患者要和它相伴终身。不过也不用太沮丧,痛风可预防、可治疗。只有改变生活习惯,必要时遵医嘱定期用药,就可以做到与痛风长期相伴、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