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危害大 防护有妙招 日常做到戴口罩、穿长衣、少开窗等 2024年12月25日  

  □通讯员 赵菁

  入冬以来,不少地区雾霾天气频发,不仅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也引发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担忧。什么是雾霾?雾霾有哪些健康危害?雾霾天气该如何自我防护?在此,市疾控中心作科普。

  雾霾,雾是指因空气中水蒸气受冷凝结造成,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的自然天气现象。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气溶胶,造成视觉障碍的一种空气污染现象。细颗粒物(PM2.5)被认为是引发雾霾天气的“元凶”。

  雾霾中的污染物危害较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对呼吸系统的危害。雾霾中的污染物可使肺功能受损,导致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喘息等发生率增加,以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雾霾中的污染物可增加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对中枢神经系统危害大。细颗粒物可通过血脑屏障等途径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损害等。

  其他潜在健康危害。影响人体免疫调节能力,雾霾过敏、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影响胎儿生长发育,不良妊娠风险增加。此外,雾霾还含有多种致癌物,如砷、铅、镉、多环芳烃等,无防护状态下长期暴露在雾霾中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

  雾霾天气如何自我防护?该做到以下几点:

  戴口罩。外出时佩戴具有一定防尘功能的口罩,建议佩戴KN95、N95(国标颗粒物实验滤过率≥95%)、FFP2口罩(国标颗粒物实验滤过率≥94%)。

  戴帽子,穿长衣。戴帽子能减少头发沾染细颗粒物。穿长衣能遮盖皮肤,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少开窗。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避免外界空气污染室内。确实有开窗需要,可在有阳光的时候短暂开窗,每次通风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内。可使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空气净化器。

  减少出门。在室内可有效减少与空气中污染物的接触,尤其是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更易受到雾霾影响。如需户外活动,应遵循短暂停留,平缓呼吸,小步快走的原则。

  注意个人卫生。雾霾天气,衣服、口鼻、裸露的皮肤均可吸附污染物,上班或外出回家后,要及时脱掉外衣,清洗面部、口鼻及裸露的皮肤。

  注意饮食,调节情绪。多吃富含氨基酸的食物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生化、免疫机能。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弥补阳光照射不足的影响。由于雾霾天气日照少、光线弱、气压低,易出现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可以通过阅读、聆听或观看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来调节。

  公共卫生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