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杭温高铁轨道约1公里的杨岩村附近,高耸的岩石、奇特的地貌吸引了不少游客观光打卡。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之中,两座山峰耸立:杨岩山悬崖陡峭,形状奇异,上有一段古城墙;青岩山海拔421米,四面环山,一峰独峙,山势雄伟,其上坦平窝曲,可容万人。它们之间夹着一条山涧,山涧旁有一间石室,可以容纳一百多人。
据新编《东阳市志》记载,因地势险峻,易守难攻,青岩山寨历为杨岩境内要寨、重要战场。相传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攻克睦州、婺州后,直抵东阳,来到此地。彼时,一位姓马的将军率兵在松山(即青岩山)巅上安营扎寨,与黄巢军屡次作战,青岩山成了殊死搏杀的战场。在一次战斗中,马将军战死于山上,青岩山因此又被称作将军岩。山上有洞,名为“将军洞”,传说是战时马将军的指挥所。清光绪年间,尼姑杨志贞在“将军洞”外建庙。该庙于1996年重建,名为青岩寺。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入东阳,附近几千名乡民到青岩山上避难,加固寨墙并加筑外寨御敌。
在村庄的西北方向,还有另一处风景,当地人称之为“仙人洞”。在杨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伟强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蜿蜒而行,很快到达了一处山塘。沿着塘边小径继续前行,虽是冬天,小径两旁的植被依然茂盛。走到洞口,眼前豁然开朗,丝丝凉意从四面八方悄然渗出,洞内地面有些潮湿。
《道光东阳县志》收录了多首吟咏“仙人洞”的诗词,如李有正的《仙人洞》:“日日看山一杖随,剧游今慰昔人期。半空听鸟藏深树,一线看天漏薄曦。路断过峰云去见,花开幽洞水流知。道人疑此为精舍,未许山灵独擅奇。”可见洞内景致浑然天成,绝非人力所能雕琢。
抬眼望去,四周的岩石壁上留下了许多攀岩的痕迹。原来,随着“仙人洞”相关视频、照片在社交平台上走红,这方藏在山间的小天地已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打卡胜地。不少游客闻名而来,在“仙人洞”内的岩壁上攀岩。得天独厚、鬼斧神工的自然环境,也吸引了剧组前来取景。不过,杨伟强表示,此处地势陡峭,无论是徒步还是攀岩,都存在安全隐患。
“我闻鼎革初,殷民时作乱。西蜀有孤臣,行遁青岩阜。但拟峨黄冠,不思婴紫绶。忽遭萋菲伤,望影吠群丑。疾风卷地来,覆巢汝何有?谁知窈窕姿,烈烈天生偶。忍见作官奴,双缳甘殒首。吁嗟世教衰,英雄半羞忸。如何刚决肠,反落闺中后。我来吊精魂,连璧埋林薮。月落杜鹃啼,风悲孤兔走。麦饭谁荐陈,闪烁照星斗。”从《道光东阳县志》中的这段文字可知,杨岩群山间还发生过一个口口相传的故事。
相传,谭氏有两名烈女,是蜀地潼川州蓬溪县人。她们的父亲叫谭振举,号云多,曾在苏松地区负责军事,后来调任浙江参议。为了躲避战乱,谭振举一度隐居在青岩杨氏家中,后因有人诬告他谋逆而被捕。此时谭振举的两个女儿刚满及笄之年,她们选择投缳以明志,谭振举最终也“以抗节死”。
两名烈女去世后,杨氏族人在山的东麓找了一块土地,慷慨出资为她们修建了墓地,并在每年的寒食节前来祭扫,可见杨岩村淳朴的村风和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