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求学路 2024年12月18日  

  楼顺天成长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他聪慧又勤奋,自小学至初中一直是班级里的尖子生,成绩名列前茅。

  高中阶段,楼顺天的求学之路遭遇了诸多挑战。1977年,因乡里“五七”高中建设的需要,他选择了留校就读。在这所高中的两年里,楼顺天积极与同学探索学习方法,虽然在知识的系统性掌握上有所不足,但他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1979年,面对中专考试的失利,他并未气馁,而是选择进入东阳二中继续高中学业。

  在东阳二中,楼顺天如同一块海绵,不断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他凭借积累的学习能力和不懈的努力,基本上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1981年高考,楼顺天以远超班里第二名70多分的成绩,成功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

  “我和楼顺天同村,小时候我俩经常一起上学,都是他到我家叫上我。他的学习天分高,又努力。”更楼下自然村党务负责人楼新天回忆道。楼新天曾在内蒙古经商,资助过楼顺天完成学业。两人情谊深厚,至今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1985年,楼顺天顺利完成本科学业,获得学士学位。“我大学毕业时,国家出台了研究生保送政策,我有幸成为全校7%的保送生之一,免试直接攻读研究生。”1988年,楼顺天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留校从事电子工程和电子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楼顺天的求学之路并未止步。1999年,他在西北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专业方向聚焦于导航、制导与控制。同年,他加入“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成为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员。这些丰富的学术经历不仅让他的专业知识更加深厚,也为他的科研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我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检测与控制领域。检测是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进而采取措施改变环境以满足需求。例如,在冷链车运输中,车内需要保持-10℃的低温,这就离不开检测与控制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已是当前各行各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手段之一。”楼顺天介绍道。

  几十年来,楼顺天一边埋头科研一边教导学生,在学术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前行,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