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承 铭记历史创新业 2024年11月14日  

  穿过层层竹林,79岁的蒋石林带记者来到湘江之行的最后一站——米花山。

  青色地砖铺成的小路尽头,是一座红军烈士墓,墓碑上没有姓名。

  这是全州第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墓,由蒋石林的爷爷蒋忠太亲手建造。

  湘江战役中,国民党湘军向红一军团驻守的米花山发起进攻。两天两夜的战斗结束后,蒋忠太带着12岁的儿子蒋受宇(蒋石林的父亲)发现了散落在山上的7具红军遗体。不忍看着红军英烈曝尸荒野,蒋忠太将他们埋葬在山上,堆土为墓,记号为碑。

  “他们还是孩子,却为了国家的未来、心中的信仰,连命都不要了。”临终前,蒋忠太叮嘱儿子,“一定要好好看守这座无名墓!”90年来,蒋家五代人一直守护着这座红军墓,守护着这段血染的历史。

  在这片热土上,像蒋忠太这样的“守墓人”还有很多。伟大的红军长征精神,也因为有了这些守护者,不泯历史的实证,不绝红色的基因。

  广西南宁,多位红军的故乡,著名女红军——周恩来总理的夫人邓颖超也出生于此。

  南宁市“北投印象”项目现场,塔吊林立、器械轰鸣,来自东阳的建筑企业——中天建设集团八建的工人们正在挥汗劳作。

  “我们夫妻俩到南宁已经8年,‘北投印象’是我们做的第5个项目。”中天建设集团八建执行经理、东阳人徐群伟说,工地工作风吹日晒,但他们对待每一个项目都秉持“每建必优”的标准,用心做出精品工程。

  中天建设集团八建项目经理赵健“半路出家”转型建筑业,于2014年加入中天建设集团,并主动选择到广西南宁做项目。“年轻的时候总想到外面闯闯。”赵健说,“起初确实遇到了不少挑战,好在东阳建筑人一直都是吃苦耐劳、敢闯敢拼,客户才会放心把项目交给我们,东阳‘建筑之乡’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东阳建筑铁军为广西添砖加瓦,东阳红木企业为广西点木成金。

  广西红木家具协会会长王宝田就是东阳人,他来广西24年,如今已在广西凭祥建造了清宝阁红木家具城。高中毕业的他辗转从事过多个行业,直到在电视上看到凭祥浦寨边贸介绍,敏锐地嗅到了凭祥边贸红木生意的商机。2000年,他带着7万元家当,到浦寨租下两个门面,开出了红木工艺品店。当时,浦寨几十家红木家具店都是越南人经营,王宝田成了第一批在浦寨做红木生意的中国人。7年时间,他在浦寨开了7个店面。2007年,王宝田决定扩大经营,在当时尚显荒凉的凭祥南山红木街买了一栋楼房,打造了清宝阁红木家具城,这也是当地第一家红木家具店。在王宝田的带领下,南山成为中国红木产业七大基地之一,“清宝阁”更是成为凭祥红木市场的一面旗帜。

  “‘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湘江战役精神,和我们东阳人走南闯北、敢为人先、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创业创新精神如出一辙,我在广西革命老区创业多年,深受这些精神的鼓舞。”王宝田表示,他对红木家具产业抱有很大的信心,将立足凭祥的红木边贸优势,努力打造更多家具精品。

  目前,5000余名东阳人在广西从事建筑、红木家具、小百货等行业。“我们东阳人骨子里有着追求极致、不甘落后的精神,要么不干,干就干到最好,这是支撑我们在广西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广西东阳人联谊会执行会长何雪华坚信,有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力量;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方向。在“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湘江战役精神激励下,在广西的东阳人将毫无畏惧地克服新困难、迎接新挑战、阔步新时代。

  湘水奔流不复回,历史虽难忘,却没有人希望旧日重回。奋斗,是对英烈的最好告慰;铭记,是对历史的最佳传承。

  蒋家五代人一直守护着米花山上的红军烈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