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葛丽君
近日,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接诊了一位八旬患者,对方称腹痛已半月有余。胃镜检查发现,患者胃中竟有4块胃石,最大的长10厘米、宽1.5厘米。这些胃石反复摩擦胃壁,导致胃溃疡并伴有胃出血,从而引起胃痛,这也是老人腹痛的症结所在。
好端端的怎么会长胃石?医生询问患者后得知,近段时间,患者每天都会吃几个柿子过嘴瘾。市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邵学军表示,秋季是胃石的高发季。入秋以来,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已陆续收治了多名胃石患者,无一例外都是食用柿子、山楂后“引石上身”,有的患者仅食用了2颗柿子。
据了解,胃石是一种较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是胃内形成的异物凝固块或硬块,无法被消化。由于柿子中的鞣酸遇到胃酸,会和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鞣酸蛋白并在胃内沉淀,再加上柿子中的果胶遇酸形成凝胶,将沉淀的鞣酸蛋白黏合成块,与食物纤维残渣凝集,从而形成胃石。如果胃石没有被排出体外,会像滚雪球一样,在胃内越变越大。除柿子外,进食山楂、冬枣、未熟透的香蕉等富含果胶质和鞣酸的食物也可能引起胃石。
胃石一旦形成,大部分患者会有上腹部不适、胀满,恶心或疼痛感。有些患者会出现慢性胃炎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胀痛、反酸、烧心等。个人患者还可能出现胃溃疡,甚则胃穿孔、肠梗阻等。
为预防胃石,邵学军建议,避免空腹或酒后食用柿子、山楂及冬枣,更不可一次性过多进食;平时有烧心、反酸等慢性胃病的人群,以及胃肠动力差、伴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群应少吃或不吃上述食物;进食高蛋白食物前后应避免食用上述食物。同时,食用山楂、柿子后出现腹痛等症状时,不可随便吃止痛药,要第一时间到正规医疗机构消化内科就诊,避免出现消化道出血、胃穿孔、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威胁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