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双十一”购物节的第16年,它不仅是中国电商行业发展的“缩影”,也被认为是“风向标”。在这一背景下,位于我市白云街道的浙兴电商产业园凭借其独特优势和服务,成为众多商家的扎根地。
浙兴电商产业园作为浙江省3A级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总营业面积达86000平方米。园区内集聚了电子商务企业230余家,形成了涵盖产业园、直播基地、供应链、云仓、人才公寓等为一体的电商产业生态圈。近年来,浙兴电商产业园不断推进政策落地,提升服务水平,为入驻商家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2023年实现年总销量81亿元,其中东阳地方产品占比约三成。
面对“双十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帮助商家提升销量,同时让消费者买到好价好质的商品,是浙兴电商产业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诉求。5日,记者走进浙兴电商产业园,探访入驻商家节日背后的故事。
在“双十一”电商节涉及的众多消费品类中,日用百货类以其稳定的需求量和复购率,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35岁的新东阳人陈云飞已在该领域深耕十余年,他的店铺主营围裙、袖套、拖地纸巾和皂盒等日常用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产品,却因其全年稳定的需求量以及不受季节性波动影响的特性,成为了店铺的“金字招牌”。
陈云飞告诉记者,尽管“双十一”期间整体销量有所增长,但由于活动战线的拉长,销量增长并不像往年那样剧烈。他提到,过去“双十一”当天销量可能会增长5到10倍,而现在,由于活动分散在10月和11月,每天的订单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涨幅并不明显。订单的分散不仅减轻了发货压力,也提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面对电商领域的激烈竞争,陈云飞并没有盲目追求销量的激增,而是选择了稳健的经营策略。他参与了淘宝和天猫的“跨店满减”活动,针对家政行业等复购率高的客户群体,推出了买多送多的组合装销售策略。例如除尘纸手套等日常清洁用品,由于保质期较长,能让消费者在享受优惠价格的同时,满足其囤货需求,进一步巩固了客户基础。他透露,参与满减活动后的利润率约为15%,考虑到零售市场的现状,这样的利润率已经算是中等偏下。但陈云飞深知,长期的客户关系和店铺忠诚度远比短期的利润最大化更为重要。
谈及一路走来的创业经历,陈云飞感慨万千。从金融行业转行,到在义乌的八年打拼,再到如今的百货生意,他经历了数次挑战和转型,从而让他更加坚定了稳健经营的信念。对于产品品质,陈云飞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他曾推出过一款新型家务手套,在抢占市场先机的情况下一度登顶平台销量排行榜,最终却因为产能不足和次品率高等问题,不得不在黄金销售期减少产品库存。他深刻认识到,稳定的供货和品质才是给客户良好体验的关键。
陈云飞计划在日后的发展中继续扩大店铺规模,增加更多实用性强的产品。他强调,尽管市场竞争加剧,但他会继续坚持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始终保有对客户的尊重才是经营成功的基石。
适应变化 协同平台求创新
从服饰鞋包品类转型至牙膏等口腔护理产品,来自福建的电商“老兵”郑国成对“双十一”的营销策略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他表示,随着“双十一”电商平台规则的不断变化,商家们必须适应新的规则,从集中一天的营销转变为更长期的活动策略。这种转变不仅有助于商家更好地规划库存和物流,还能减少因短期爆发式销售带来的运营压力。
“我们的折扣力度通常在八折到九五折之间,这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利润空间和品牌议价能力。” 郑国成强调,产品不能盲目追求低价竞争。过去几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商家间不断降低价格,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追求销量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郑国成曾参与过平台推出的“一分购”促销活动,由平台提供产品补贴,以低价吸引消费者,1小时就能售出1万份销量。“平台争取到了用户市场,我们赢得了产品复购率,基本上是双赢。” 郑国成感慨道,“但消费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 他解释说,今年“双十一”的低价策略已经被弱化,转而更看重服务细节,这种转变是为了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
在电商这条路上,郑国成早已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灵活应对各种变化。店铺主营的牙膏品类对储存环境的气温有着严格要求,他便将仓库从义乌搬到东阳,在货架上安装了温控设备,时刻确保达到储存温度要求。为了时刻拥有应对变化的底气,郑国成一直在谨慎地扩充产品线和品牌数量。他表示,知名品牌产品的货值较高,不仅需要授权,一旦备货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每行一步都要深思熟虑。
郑国成告诉记者,尽管牙膏等口腔护理产品作为生活刚需,退货率相对较低,但平台的“仅退款”政策仍然对店铺造成了影响,这要求商家在售后服务上投入更多精力,以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和品牌声誉。他认为,“双十一”不仅是一场短期的销售竞赛,更是商家探索长期发展之路的试金石。尽管消费环境和消费水平的变化对销量有所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与平台协同创新,进一步撬动消费活性,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