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旭华
杭温高铁经由画水里山隧道进入南市境内后,经过洗马塘、梧坞、鳌溪、潘坞等村,随后在西路自然村附近的马坞山又钻进隧道,驶向横店站。
田野深处的马坞山脚,一段已被野草掩住的古道通向山上。
明代万历四十二年(1614)春天,新任东阳县令张尔嘉与学谕陶奭龄(1571-1640)在岘山的双鱼池畔觞咏怡情,想起邑志中记载的“小桃源”就在附近,于是前往寻访,未料昔日名胜,此时已是湮没于荒岩乱棘之场。不胜叹惋之际,陶奭龄提议:从双鱼池出发,在南午岭南面约10里之地,“南通一谷,幽岫峭深,林烟错落,谷之内外桃花盛开,蔚然十里步障”,被称为东邑一大奇观,不妨前往寻芳游赏。
家在直隶青浦的张尔嘉何曾见过如此美景,听陶奭龄一番描述,已是心驰神往。于是两人行至马坞山脚,经由古道跋涉到山顶后,发现山的另一边果然是另一番景象——群山环抱若城墙,桃花万树落绮霞,掩映屋舍数百楹,“真桃花源也!”
这份因意外邂逅“桃花源”而生的乍见之欢,张尔嘉绵延了多年。东阳任上七年,他几乎每年春天都来此处赏花。陶奭龄更与居于桃坞之内的高城吴氏交情深厚,频赠诗文。
城山之内的这处桃花源,就是南市街道高潮村高城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