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输出中国设计
文明对话高山流水
2024年07月24日  

  这一次蛰伏了13年的艺术行为,其背后是一次屈辱的经历。

  2011年,吴腾飞首赴意大利米兰观展,结果他看到许多展馆并不对中国人开放,原因是怕中国人进去拍照后仿制。西方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却让吴腾飞认识到了一个严峻的现实:中国亟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当代设计思想体系。“西方设计发展到现在已有两百多年,全世界很多人在研究西方当代设计,形成了清晰的发展脉络。但对中国当代设计历史的研究非常欠缺。严格意义上说,中国有古代艺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但就是没有中国当代设计史。”为此,他回溯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中国当代设计的文脉,并将这种文脉的起点定于魏晋时期,“因此,中国设计思想至少可上溯到1300多年前。”

  不仅如此,吴腾飞还将中国设计思想的核心本源归集于禅学和心学。“西方设计界有个金句‘少即是多’,这和中国禅学里的‘空即是有,有即是空’一模一样,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中国设计思想远超西方。但在近世的设计里,我们丢掉了这些优秀的设计思想,丢掉了这些厚实的文脉底蕴。”经历5年的研读思考后,吴腾飞提炼出以“简素”为核心法则的当代家具设计思想,并实施于“上汐”家具,以中国书法线条为设计灵感而研发的“上汐椅”,获得“中国的椅子”设计大赛第一名,被誉为“当代中国最美的椅子”。

  7月18日,这把为卢浮宫展览专制的犀皮漆“上汐椅”被法国国家家具管理馆收藏,吴腾飞也成为作品入藏该馆的首位当代中国设计师。“它看起来是如此纤美,设计又如此精美,当你坐上去时又如此舒适!”法国国家家具管理馆总监Loic Turpin在体验了“上汐椅”后如此评价。法国WEL公司首席执行官Jonathan Rejaud则盛赞其椅背曲线非常可爱,漆木材质非常漂亮,细节上做了很多处理,给人感觉非常实用。

  多年浸淫于中国传统书法与绘画,吴腾飞深受滋养,并如古人一般,将书法作为精神之所。在将书法线条艺术与家具造型高度耦合的同时,他积极探索书法在家具装饰艺术中的当代转型。“天子当屏而立”,将神秘的甲骨文拆解后有机组合,由此而创作的“天书之屏”引爆了展览。而以同款设计推出的丝巾“天书之巾”,让国际友人将中国书法、中国丝绸这两项人类世界文化遗产带回家,在这份优雅中体验到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的独特魅力。诚如Jonathan Rejaud所言,吴腾飞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将“一种密切的联系贯穿在家具、时尚、艺术和事实之中”。

  将中国传统文化记忆与当代家具功能造型结合,彰显强烈的当代感,更延续中国传统文脉。在以家具为媒介优雅地输出中国文化的同时,吴腾飞让国际社会对中国有了新的发现,而他也借由这场展事阐扬了中国当代家具的设计思想,一路跋涉,宛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