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的
温热思考
2024年03月13日  

  □赵书婷

  现在的生活节奏有多快呢?早上还在生龙活虎、走路带风,中午就昏昏沉沉嗜睡怕冷。趴在办公桌上,迷迷糊糊醒了几次又睡过去几次,等到同事推门进来,我猛然清醒,发现已过了饭点。

  测了体温,39°。根据过往经验,我断定这不是普通的感冒,就很识趣地选择待在了城里,避开生活在乡下的长辈和孩子。虽然,生活贵在体验,但病毒袭来的酸爽还是适宜“独乐乐”。

  往日人来人往的诊所,现在更是人头攒动,咳嗽声、问询声此起彼伏,悬挂在半空中的吊瓶也是林林总总。这里的时间不是流淌的姿势,而是自上而下的滴落下来,“滴答、滴答”……

  “来,这个位置好!”我回过头,以为这位妈妈要给孩子挑个方便看电视的佳座,却见她给女儿挑了个有配套桌子的位置,然后从袋子里拿出一张试卷,平整地摊放在桌上,又递给小女孩一支笔。“左手挂着点滴,压着试卷就好,动手做吧。”女孩乖巧地接过笔,认认真真地做起了题目。我感叹,这真是“与时间赛跑”的典范,这是一对很努力的母女。

  总觉得,生一次病,是上天想让你停摆,给你个正当的理由休息休息,所以在这个“同病相怜”的空间里,更多的是放空和天南海北。“哎!你怎么也在这?”因为挂点滴偶然坐一起的,还有时隔多年不曾见面的故人。突然就有这么个把小时可以追忆往昔,畅谈未来,两个男人短暂地卸下了一身的疲惫,相谈甚欢。

  附近坐着一位穿着朴素、面露难色的老奶奶,她踮着脚举着两瓶吊瓶怎么都挂不上输液架。护士台的小姐姐赶过来帮衬了一把,老奶奶才颤颤巍巍坐下。但看她时不时盯着手机,时不时看看吊瓶,手机铃声一响,就马上开心地翻看信息,瞬间又晴转多云。我想,她一定是等着儿女能来陪伴下吧,而年轻人总是容易被这个事那个事拖住脚步,好像非要在这一两个小时忙完一样。

  若有所思地过了一个小时,从诊所里出来,在门口的一个医生微笑地问我:“看完啦?”我回之以礼貌性的微笑,虽然戴着口罩看不到上扬的嘴角,但传递友好的还有月牙形的眼睛和点头示意。

  站在路口,看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回想在医院或是诊所里形形色色的人,我看不到贫穷和富有,他们都有同一种表情、同一个期盼、同一种等待。而他们表面的云淡风轻、若无其事,都是最脆弱柔软时候生出的茧子。

  今天已经是被病毒放倒的第三天,好在“三昧真火”已退,人也清爽很多,偶有咳嗽和体力不支,倒也方便我立一段时间的温柔人设。

  有一种劳碌,叫“闲不住”。醒醒睡睡三天,脑子已恢复运转。总觉得休息够了,应该思考些什么,留下些什么。于是,我打开了笔记本,将零零散散的思绪落笔成文。怎能辜负如此清静闲暇的时间呢?

  这世界美好无比。晴时暖阳满地绿树葱茏,雨天罗裙小衫轻握油纸伞,康健时雷厉风行,停摆时坦然休息。就如张嘉佳所说: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细小而琐碎,却在你不经意的地方,支撑你度过很多道坎。

  生病,有它自己的意义。趁此时,安心独处,微笑面对,去修复去重塑自己的认知,才能让这段斑驳难熬的时光成为人生里难得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