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华来风 2024年01月24日  

  □徐步文

  平时翻书,喜读古典;下乡采风,爱登古迹。

  地处浙中的东阳,人文底蕴深厚,素有“歌山画水”美誉。画水镇的八华山,有处久负盛名的古迹八华书院,我一直心心念念却无暇登临。寒风刺骨的冬日,到画水派出所调研,听所领导说近期天干地燥,要去八华书院看看,检查消防安全和森林防火,于是欣然同行。

  车至半山腰,即见古色古香的驷马亭,这是古人前来求学时轿马停留之处。亭上有副联:“亦步亦趋弯弯曲曲无直径,不屈不挠端端正正有奔头。”过亭即是山门,后面的山道由石板铺砌而成,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拾级而上,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八华山有十景,分别为霁雪瀑、单旗嶂、飞虹径、观澜岩、来朋石、壮云峡、涵光池、流花涧、筛月台、振衣冈等。“八峰环绕翠柏联,朵朵芙蓉高插天”,可为八华山生动写照。而往来此间者,诚如“亦乐亭”联曰:“石号来朋来自远方无俗客,山名八华八面奇遇尽嘉宾。”

  步行十多分钟,就到达八华书院。书院始建于元朝延佑元年(1314年),距今已有700年的历史,为东阳三大书院之一,创办人许孚吉,系许谦的门生。当年,许谦患眼疾,许孚吉将其迎至八华山讲学。许谦亲撰《八华讲义》及《学规》,声誉所及,“远而幽冀齐鲁,近而荆扬吴越”,及门弟子见于著录者千余人。山脚紫薇山村有明朝南京兵部尚书许弘纲的故居,许弘纲自幼即学于八华书院,后得中进士。

  从侧门进入,就到了供奉许谦像的厅堂,厅堂正中“道学名宗”匾额下,分别塑有许谦、朱丹溪、许孚吉之像。朱丹溪人称江南名医,金元四大家之一,也是许谦的弟子。其老家义乌赤岸距八华书院可谓咫尺之遥,当地建有朱丹溪纪念园,我曾去走访。他研制的梨膏糖传承至今,秋冬时节防治咳嗽颇有奇效。

  伫立书院庭院,遥想当年许谦展纸走笔、执经讲学的情景,似有琅琅书声从远方传来,回荡山谷。书院西南峰顶有明代建筑迎华亭,这里是许谦和弟子们手不释卷苦心晨读的地方。亭前有一碑,刻有许谦诗作《三月十五日夜登迎华观》。

  同行的派出所民警说,半山腰有摩崖石刻,惜年代久远,寻寻觅觅而不得,唯有山风吹过,无香也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