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嫂从“业”十二年 2024年01月17日  

  □李倩楠

  如果没记错,和老何“结对子”已整整12年,正好一场轮回。12年来,我换了3次工作岗位,与年少时的理想相去甚远。他虽从司法跨界到公安,但身上的警服一穿就是14年,一直守着自己的初心,让我甚是眼红。

  坦白说,这身警服确实很加分,让曾经的我脑子一热,就自投罗网了。作为警嫂,回想从“业”这12年,说没有过后悔,是假的。他没有正常双休,无法享受法定节假日,平常很忙,抽空回家。遇到特殊情况,值班和上班满3天再送2天,没空回家。

  于是,我也有过一个人产检时,得知妹妹唐筛指标不符标准的崩溃;于是,我也有过一边盯着哥哥做作业,一边还要教妹妹识字的焦头烂额;于是,我也有过气上心头、咄咄逼人,而他疲于招架、敷衍应付的焦躁。

  谁不想在月子里,有孩子他爸的日夜陪伴?谁不想在彷徨无助的低谷里,有另一半拉把手?谁不想在每一个辞旧迎新的春节里,有丈夫的岁暮相依……我悔得肠子都成茄子了。

  当他是司法狱警

  失联是常态

  自打结对子起,我们的节奏就是加速度,订婚、结婚、生子、产女,三年抱俩,一切都很顺,好像所有人生大事都踩在了正好的时间点上。可惜,四年异地,我们总不在一个经纬线上。

  恋爱时,他是监狱警察,一进高墙就是另外一个世界,阻断通讯,通常要四五天后才能出“狱”。一下班他就往家里赶,油门一踩就是200公里,但他说:“再晚再累,回家的车开起来也有劲儿。”

  后来,我得到了一个家属机——滑盖诺基亚,只支持特定电话号码发送短信,虽然他还是无法及时回复,但至少有了联系的渠道。记不清多少次,我握着诺基亚就睡着了。狱警七年,勤勉如他,获得了许多奖励,但也落下不少职业病(他不让说)。

  2014年,哥哥出生没几天,就因为黄疸“回锅”了。我顾不得自己身子虚弱,硬是闯到了医院,只为看小家伙一眼。也许是产后抑郁,隔着玻璃窗,哥哥在里面哭,我在外面直抹眼泪。

  那天下午,他却调班回来了。我很疑惑:“淘淘住院至少要3天,其间还不允许看望,你回来干吗?”他走到床前,慢悠悠地说:“我知道,我也知道你会难过,所以专程回来陪你。”好不容易止住眼泪的我,又开始爆哭。

  也大抵是因为他出人意料的“义举”,讲义气的我又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把崽子拉扯到了3岁。

  在婚姻这座围城里,我们不可免俗地在鸡毛蒜皮中有过争执、有过冷战,而作为警嫂最吃亏的一点就是:对方辩友时常不在“服务区”。别说当面对峙了,甚至线上连麦都不方便。

  有时候,等他一周以后回来,头大脑容量小的我方早已忘了事发的起因、经过与结果,甚至记不清自陈的论点与论据,抓心挠肝空余恨。

  我有那么一点后悔,悔在爱计较是非对错,爱分个青红皂白,数次陷他于两难的境地。因为事实证明,无论我如何执着于过程,都只能得到一个注定的结果,最终还是浪费了自己的力气。人呐,还是得多改变自己。

  当他是公安民警

  无常是常态

  2016年,经过无数次“去,还是留”的挣扎与纠结,他回来了。换了一身警服,他从基层派出所重新出发,成了一个年近30的新民警。

  如果说,狱警是人世间罪恶定论的“旁观者”,那么,基层民警就是沉浸式体验人世百态的“亲历者”。

  数不清的纷争与道不明的对错,从当事人的嘴里复制到基层民警的头上,有争议的双方都想自己取得正义,压力给到民警。

  当时还在新闻岗位的我很兴奋,总想从他的嘴里获取点新闻线索,但他的嘴就是上了水泥的臭石头,防我跟防贼一样。哼,谁稀罕!

  在派出所的那几年,原本情绪很稳定的他,喜怒哀乐突然丰盈了起来。那时,我的肚子里有了妹妹,他也习惯了报喜不报忧。

  有时候会突然牵我的手很久不松开,那是他可能遇到了为情所困一去不再回的可怜人。

  有时候脖子上、手背上会多了一些红印,那是他可能遇到了冲动上头、张牙舞爪的小伙子们,也可能只是遇到了亡命天涯的“鸡妈妈”。

  有时候会一个礼拜不回家,那是他可能有临时任务,要一线备勤,可能一走就是外省他乡。

  更多的时候他一声不吭,默默坐着自己消化情绪与压力。

  当然,他也有很多喜悦。每逢走失的老人寻到了,离家出走的少年回家了,积怨已久的邻里握手言和了,他才会细细说给我听。

  人世无常,遇到的人与事多了,他也在蜕皮重生吧。当时的我忙于带娃养胎,还埋怨他在家里需要的时候,明明近在咫尺却帮不上忙。

  我有悔,悔在没有阻止他放弃了最好的7年,悔在没能好好陪着他适应岗位的改变。

  如果,你的家人也是人民警察

  我常想,警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好像充满着矛盾。

  在孩子们眼里,警察叔叔形象威武,应该是会十八般武艺的大英雄。但在自己的孩子眼里,警察爸爸行踪不定,每天早上分别时,总要不安地再三确认:“爸爸今天回家吗?”如果,你的家人也是人民警察,你会懂我对孩子的心疼。

  在老百姓眼里,人民警察为人民,他们应该是会惩恶扬善、随叫随到的执法者。但在自己的家人眼里,他们也不过是会生病会受伤,不能常回家的普通人,有缺点,也有软肋。在岗位上,尽力调解矛盾纠纷的他们,对家务事却会束手无措、无暇顾及。如果,你的家人也是人民警察,你会懂我对他的包容。

  他们的队伍里,有儿子,也有女儿;有丈夫,也有妻子;有父亲,也有母亲。他们或许不是最好的家人,但都是尽力而为的人民警察。

  疫情汹涌时,他们迎难而上;放假团圆时,他们严阵以待。盛世之下,他们负重前行。如果,你的家人也是人民警察,我想你也懂,对他最大的支持是等待。

  他是千千万万人民警察的一分子,无悔从警,守一方安宁;我是万万千千警察家属的一分子,无怨从夫,护一家和平。如果,你的家人也是人民警察,我想你一定懂,他们的荣耀,也是我们的光荣。

  1月10日,中国警察节。这是他们的节日,纵使他(们)要值班,不能回家,我们警嫂和家属也要学会自娱自乐,对自己说一声:“我们辛苦了!”

  要这路遥马急的人间,愿他们平安,荣光万丈;愿我们喜乐,从容自洽。愿天下太平,世事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