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坊 2024年01月10日  

  坊,旧时城市中街道里巷的通称。《康熙新修东阳县志》记载,东阳城内有二十二坊,即老城区划分为22处街坊。其中有“龙泉坊”,位于通江门内后街口(今龙井巷南端),面向县治。古代街坊多朝县衙或正大街,便于管辖。

  此坊建于何时?查资料,有东眷韦氏履淳,字怀朴,行干一,东眷祖穆十二世孙,唐天宝末年(750-756)担任相府都事,被贬东阳,遂卜居邑之龙泉坊。由此可知,至少在唐代中期就已有龙泉坊。

  龙泉坊过去还是东阳子城的北界。东阳子城在县城中,唐代末期县令沈彝宪修筑。根据旧图志,子城南至棋盘头葛宅园对巷,北至龙泉坊即今前徐巷一带,东至十字街,西为曹宅巷,即今上下金宅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