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耀 通讯员 胡侃杰 厉梦婷
本报讯 “号外,号外,我校3名同学在金华市‘少’飘萍新苗奖评选中荣获优秀奖!”日前,在市飘萍小学,一名学生拿着该校最新出版的校报《小京报》,向同学们呼喊传递着这个好消息。
据了解,“少”飘萍新苗奖评选是金华市少工委为传承“飘萍精神”组织的一场高规格的新闻技能比武大赛。比赛通过媒介素养笔试、现场新闻讲述、现场抽取主题并临时组成团队策划模拟采访等环节全面考察红领巾小记者的媒介素养、口才表达、活动策划和思辨判断能力,以此让少先队员更多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民生事务,锻炼思辨能力,传播先进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一名“横漂”的共富样本、花园村的二十年巨变、“一代报人”红色信仰的传承……在比武现场,陈攸然、黄乾峻、厉昕语3名来自市飘萍小学的少先队员用自己独特的视角,通过现场提问、采访等多种形式,收集新闻素材,并通过现场撰写新闻稿件,展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作为市飘萍小学学子,我们更应学习邵飘萍的担当和意志,让飘萍精神随着紫溪之水奔流不息,代代流传。”获奖后,厉昕语激动地说。
近两年,市飘萍小学着眼飘萍文化,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开办“小京报社”,创办《小京报》,培养了一批批“提笔能写,对镜能讲;扛机能拍,坐下能编;胸怀天下,求真求善”的“小飘萍”。
走进该校,随处可见“飘萍元素”。学校通过红色剧团、飘萍师说大讲坛、小记者社团、红色宣讲团等特色内容,把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涵养师生。
“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因‘校’制宜,依托红色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该校校长张晓表示,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建设好“小京报社”这个平台,不断提高小记者们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