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杜一平
本报讯 近日,横店二小教育集团荆江校区的劳动基地“蓁蓁农园”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该校师生以绿色环保为理念,把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如菜叶、果皮、落叶、鸡蛋壳等,通过堆肥箱,变为植物们生长的肥料,既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又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实现了一举两得。
“把学校食堂的厨余垃圾和水果皮,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经过发酵腐熟、微生物分解等变成有机肥料,不仅可以绿化环境,还能让氮磷钾等元素还田,改良土壤品质,做成有机肥。”该校教师潘美浪为五年级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厨余堆肥课。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到“识肥”“堆肥”“施肥”的过程中。行动前,同学们认识了自制肥料的意义、原理与具体操作;接着,同学们将自己吃完的水果皮等易腐垃圾放进堆肥箱中,加入菌种等待液肥的产生;最后,大家将自制的肥料进行科学配比与注水稀释,给“蓁蓁农园”的植物们输送养料。
此外,该校师生给蔬菜喷洒的由白酒、白醋、苏打粉、辣椒水、橘皮水、大蒜水等食材自制而成的“农药”,再加上人工捉虫,实现了零污染、零残留。
同学们在自制肥料、农药的过程中,参与体验、理论学习、总结失败经验、改进再尝试,用科学知识解决了肥料、“农药”的来源问题。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又与探究式统筹处理垃圾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杂草生长问题,认识了生态循环利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劳动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