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宴席的环境卫生条件比较差,但为什么很少有人吃坏肚子?
李棚杨笑着说道:“乡宴的环境确实比不上饭店,但卫生还是很有保障的。当天晚上的酒席,猪是早上放的血,鸡两个小时前还在跑,鱼虾下锅前还活蹦乱跳,部分蔬菜也是地里现摘的,几个小时前饭桌上的荤菜还在吃着素菜,新鲜程度仅次于抱着生啃了。冷冻的食材加点‘科技与狠活’,虽能做得好吃,但始终过不了大家这一关。”食材不新鲜,东家会抬不起头;厨师技术不行,活都接不到,业内也会抬不起头,李棚杨深谙此道理。
问及有哪些菜是自己的招牌,李棚杨打趣道:“任何一道菜我都有把握烧到最好,而且每个地方口味不一样,同一道菜我也能烧出很多种味道。”答案并不是空穴来风,凡是品尝过的村民都对李棚杨的厨艺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除了手艺要好,服务也很重要。从事服务行业,就要满足东家的一切要求,菜品质量、口味咸淡、上菜速度等等都应参照东家的想法。东家办得满意,客人吃得满意,才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李棚杨说。
乡宴盛况空前,李棚杨算是接住了这“泼天的富贵”,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他的心里似乎早已有了答案。
食材新鲜、厨艺精湛、服务到位,乡宴并不“脏乱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