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立平
是什么风将我的记忆吹进了浦江?
是新光村,是“廿玖间里”,是润德堂前歌手的一曲民谣《潮湿的心》!
“谁能用心感受我这份滴水的痴情?给我一片晴空一声叮咛……”音乐的旋律悄然在耳畔响起,温婉的歌声瞬间唤醒了我对浦江那种温润的情谊!
是微小版的上海田字坊,是虞宅的“西塘风情”,是属于浦江的“宽窄巷子”,或是仿若走进了嘉兴的“月河街”……
曾几何时,我们的目光都在远方。寻找远方的诗意,是文人心中不舍的梦想。于是我们走南闯北、上山下海,直到遇见一种叫作浦江的风景,才惊讶发现,所有关于江南的美好想象,近邻浦江就给出了一个触动心灵的答案!
通济湖畔、前吴村前,是一种水墨江南的自然落笔!湖光山色、小岛轻舟,徜徉在湖边的游步道,触目青山,俯首绿水,脚步便不自觉地轻盈起来,所有关于沉闷的、滞重的心绪就此悄然间烟消云散。若是烟雨时节,在轻雾缭绕、烟波浩渺之中,就更有一种飘然出尘、淡淡发现的喜悦了。
郑氏义门,孝义传家,是一种人文江南的历史剪影!江南第一家、道德冠江南,一部《郑氏规范》,出仕173人,无一贪赃枉法,这就是江南文人的铁血风骨,也是江南家族的孝义风范。行走在郑氏宗祠,细细探寻宋濂栽下的“精忠古柏”,有种温润的感动在心间荡漾,穿越600多年的时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的诵读声依然回响在故乡东阳的上空,也依然印刻在每一位浙江学子的心间!
茜溪悠谷、“廿玖间里”,是一种创业浙江的生动实践!白墙黛瓦、青石小巷的灵岩古庄园,因为陈青松和一群热爱艺术和生活的青年“创客”,焕发了青春的活力!“人人直播、人人网红”“让年轻人爱上乡村,用品牌模式活化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漫步在300多年历史的新光村老宅,闲逛着一个个浪漫而精致的酒屋、茶室和艺术小店,心间有一种激情在涌动,这些曾经城镇专属的店铺落地小山村,让我仿佛看见了未来的美丽乡村——那里不再只有寥落的留守老人!
当“廿玖间里”悠扬婉转的旋律、温婉的歌声在耳畔再次响起,坐在月泉书院里翻看厚重的《浦江文献集1》,我想,大概是吴渭、方凤征诗四方、宋濂勉励东阳后学的传承之风,抑或是“江南可采莲,亦可潮头立”的柔美而奋发的精神,让我如此地爱上了浦江,一座诗意而又美好的江南小城!
有一种风景叫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