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采野山果 2023年10月18日  

  □徐步文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周末登山,至半山腰,我习惯性地在路边石头上坐下小憩。

  一群大叔大妈从跟前拾级而上,在离我十多级台阶处驻足,朝路外树林指指点点。我好奇地朝着他们指点的方向一看,还真有发现:那里有数棵野生柿子树,枝头挂着青色的柿子。只因长在树林中,柿子树为争阳光,疯狂往上长,果子都在七八米高处,得用伸缩杆才能采摘到。

  这下,我的兴趣上来了,这山上到底有多少种野山果?

  上行不久,就发现一株高5米多的栗子树,果实比市场上卖的小,但比年少时采摘到的要大。

  当年跟家人步行二三十里路上山砍柴,我之所以不觉得辛苦,就是冲着栗子去的。这种长在山上的栗子,我们俗称“毛栗”。一旦发现掩藏在灌木丛中的栗子树,先得小心翼翼地用手将枝条折断,绝不能用砍刀砍,因为有的栗子已经成熟,果皮开裂,动作大了果子会被砍飞。将折下的枝条连同果子丢在地上,用脚踩外皮,将皮上的刺踩烂了,再捡起来剥开外皮,露出棕色饱满的果实。用牙咬开栗壳,果肉清香甜脆。有时运气好,采得的野栗子能装满裤袋。

  村里开山砍柴的时间一般是一个星期,每家多多少少都会有这份额外收获。采回来的栗子摊铺在筛子上,搁在窗台上晾晒,干透后收存,过年时炒熟待客,就是香气扑鼻的山珍年货。

  一路上行,最多见的是择子树,每逢盛夏东阳人爱吃的“择子豆腐”就来源于此。封山育林30多年,择子树长得比成年人高,我想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来采摘了。

  说起择子树,还要提及一次山村采风。那次我跟同事到一个山村走访,跟村支书聊如何增加村民收入,提到了“择子豆腐”。一斤择子粉市场价100多元,山区多的是择子树,村民采集择子沥粉卖,不是蛮好吗?谁知,村支书苦笑着答道:“择子还没老熟,就被野猪等吃了,我家的择子粉还是山外亲戚送的。”

  嗨,居然还有这回事!

  山林中还有一种“金勾梨”,也许今年是大年,每棵树上都是硕果累累。小时候我从村邻家菜园偷吃过“金勾梨”,未成熟的果子有点麻口,即使熟透了口感也是一般。如今各季水果供应丰沛,这种“金勾梨”几乎无人问津,倒是松鼠蹿跳着在“金勾梨”树枝间采食。

  对于野外水果,我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类似于猕猴桃的“霉梨”。这种水果的果实不大,用两只手掌合力将其压扁压碎吃,糯糯甜甜的,后来就再也没有吃到过,各大水果店里也没有卖。说来也巧,有同事发微信朋友圈,说是在某处山林中发现了野梨,采摘了几个,带回家蒸熟后吃。我仔细一看,此物与我心头挂念的“霉梨”极像。于是找这位同事聊了聊,决定等果子成熟时再去看看,只要能采回一个,将其埋到土里,待来年发芽长苗,就可培植出更多。

  山林是宝库,取舍得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