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赣南行 2023年09月13日  

  □蔡伟华

  暑期,我们4位诗友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前往诗人曾毓琳的老家赣南,寻找客家文化历史的基因,领略红色故都的风采,追寻先辈们的足迹。

  经过近11个小时的奔波,我们抵达“千里赣江第一城”、江西南大门赣州市章贡区。

  到了赣州,才知道章江、贡江合并后叫赣江;到了赣州,才了解到千年不涝的城市的秘密。赣州街头随处可见髙大茂密的榕树,它们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在蝉鸣声声的盛夏,为人们遮阴送爽。

  令我感动难忘的是,曾兄82岁的岳母得知我们到了赣州后,非要请我们去她家吃饭,并亲手烧了好几道客家菜。为此老人家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菜,回家后洗、蒸、烧,整整忙了一个上午。老人家还特地拿出自酿的“冬酒”给我们品尝,那口感真是极佳,就连平时滴酒不沾的胡兄也忍不住喝了两小杯。

  在游览了赣州的多处名胜后,我们踏上了红色之旅——

  第一站是梅岭。梅岭在大余县梅关古道上,“庾岭红梅”是当地著名的景观,在梅关可以看到南枝花落、北枝始开的奇景,梅关一带因而又有“梅国”的美称。梅关同时是横跨赣粤两省的天然屏障,这里山势险峻,峰峦对峙,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陈毅元帅曾在这里打过3年的游击战,并留下著名的《梅岭三章》。

  当天的游客并不多。沿着悠长的古道,我们一路寻找红色足迹,聆听曾兄讲述陈毅身处绝境犹从容淡定的故事,耳畔不时传来一阵阵蝉鸣声,我明显感到自己体内的血液在加速流动。

  当我们来到梅岭著名景点“三章碑”前时,临时决定拍一段视频,由我们四人每人朗诵一句《梅岭三章》。由于没有游客经过,只得将手机放在石碑上面,用一块拳头大的山石固定后录制。我们饱含深情的朗诵,居然一次通过,结果也令人满意——视频发布后,浏览量和点赞量不断攀升,有网友留言“看了不下十遍”。

  曾兄说,到了赣南还有两个地方是必须去的:一个是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一个是瑞金市的“共和国摇篮”景区。

  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参观者络绎不绝,不时有佩戴党徽的老党员和佩戴团徽的年轻人前来打卡。

  有了第一次拍视频成功经历后,我们决定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再录制朗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并事先排练了好多遍。拍摄时,已近中午,空旷的纪念碑前热浪滚滚。我们先后请了3位游客,顶着烈日帮忙录制,其中一位来自福建的游客为找个好角度,竟然汗流浃背地坐在滚烫的地面用心拍摄,令我们感动不已。这个视频发布后,浏览量点赞量超乎想象,有网友留言:“激情澎湃,看得我眼眶湿润了……”

  “共和国摇篮”景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四十多年前上小学时的一篇课文至今深深印在我的脑海——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瑞金从此扎根在我心里。在红井景点,我们喝了一口清冽的井水,那水的味道,甜到心坎上!

  每到一地,我们都会写几首诗,编发在“东阳诗盟”微信公众号上,前后共发了4期,每期都有十多首。

  此行,我们还游览了郁孤台、赣江源头、田螺岭、百家岭、赣州宋代古城墙、赣州市博物馆、客家文化城、江西客家历史文化博物院、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宁都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石城阻击战纪念园等,9天时间行程达2320公里。赣南的山水风光,客家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中央苏区的红色历史,尤其是客家人的热情好客,使我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