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五台山 2023年07月27日  

  □赵戊辰

  抹在东天的那层暖红色已经褪去,云团开始变白,日头渐生出热力,一块云朝正升的日头扑去,被撞得粉碎,全成了絮。

  火车碾过铁轨发出“咔哒咔哒”错落有致的声响,再往北,就是山西忻州了,离目的地五台山也越来越近了。

  《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最初为道教场所,后演变成佛教中文殊菩萨的道场,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透过车窗外视,座座土丘嶙峋错落在黄土高原之上,丘间沟壑纵横,黄河水肆意撒欢地嬉闹奔腾着。

  经过17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抵达太原站,下车后换乘公交到东客站,再从东客站乘上去往五台山的大巴,抵达景区约4个小时。

  大巴车在黄土累积的山腰间缓慢爬行,天宇湛蓝无边,远处一排排运煤车列队齐整,昭示着这片土地下,千万年来的丰饶和富足。越过一座座山丘,拐过一处处弯道,日头也从最初的正东渐次逼近头顶,车里播放着郭兰英的那首《都说山西好地方》,调子时而婉转、时而激昂,黄土高原特有的淳朴味道迎面扑来,像那汾酒,初闻猛烈,再品绵长。路过几个爬山道后,路标显示前方即将抵达五台山景区,车里一行人均一扫困意,争先恐后向窗外望去。路旁挂满了经幡和彩旗,不时还有一棵棵被许愿符与心愿锁缠绕的杨槐树,空气中溢满了檀香气,淡雅安神,让人心旷神怡。

  下车后到酒店简单收拾下,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五台山之行。

  自酒店顺势而下,可见一座颇为宏伟的庙宇——广元寺。五台山因是文殊菩萨的修行道场,所以这里主供菩萨都是文殊菩萨。逛过广元寺,乘索道上山,从山顶逐级而下,先后经过菩萨顶、塔院寺、显通寺、镇海寺、大螺顶、龙泉寺、殊像寺、普化寺。在显通寺院落一隅,路遇一位头发花白、后背佝偻的女子五体伏地,三步一叩首。趁她休息时,跟她攀谈了几句,得知她从山西晋中来,孩子患重病刚离世,失子的巨大伤痛让她无法重新开始正常生活,于是每天跪拜,祈祷孩子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开心。苦难总是猝不及防,又难以避免,每个人都在用一生的时间,感受离情别苦,学会度己度人。

  走进塔院寺,一下就被五台山地标之一的白塔吸引了。风吹起远方的彩色布条,塔上的风铃声清脆而空灵。此刻,所有的私心杂念、利欲纠葛都放下了,变得无欲无求……

  之后路过大螺顶,从马道直上,并未有下山游客说的那样轻松。途中看到一群虔诚的朝拜者,大礼叩首,额头上磕破了皮,裤管上磨出了洞,可目光依然坚毅、脚步依然有力。在这样崎岖的山路之上,无数无尽的叩首,栉风沐雨的旅途,若没有坚定信仰、持久信念的支撑,是很难完成的,这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信仰对于个人思想和行动的巨大教化力量。

  第二天,走过108台阶后到达龙泉寺大牌坊。龙泉寺远离香火鼎盛的其他寺院,其雕梁画栋的飞檐、青苔满路的石阶、铜锈斑驳的香炉、苍郁丰茂的后山以及好善乐施的师父,都让这里显得与众不同和清新雅致。寺庙后面有龙泉水,水质甘甜清冽、沁人心脾。传说当年文殊菩萨在五台修炼时,就饮用此泉水。

  一路行走、一路感悟,两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所见所闻所感却颇丰。人生如同一场旅行,所有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所有的功名利禄、富贵荣华,都在生命终点烟消云散。那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我想大抵是必经旅途中的段段经历,当一切归于空虚,唯有记忆专属于己,那才是活过的证据、人生的履历。

  读书行路、阅人阅己,人生的丰富和精彩,就在于不断行走与感悟。观众生相,自然悲悯;悟所经事,达观聪慧。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书写的过程,或浓墨重彩,或平淡无奇,参悟了人生,也就活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