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一评
本报讯 “这次培训干货满满,让我更深入地了解论文、课题的写作方法,汲取了新的知识,为我的暑期学习充满了电。”谈起刚刚结束不久的校教科研能力提升讲座,白云街道昆溪小学教师赵韩俊“回味无穷”。
暑假伊始,该校就邀请“博士天团”,深入学校开展教科研讲座。“博士天团”成员有来自浙师大的专家教授,也有教学专刊杂志编辑,目的是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传授教育教学经验,使教师从高消耗、低效率的误区中走出来。
活动中,浙师大教授朱哲提出论文标题要精心设计,要有设计意图,通过深入分析,实现有效突破;俞向军教授就课题申报、撰写、注意事项上做了深入推进,强调要重视对课程标准理念的认识;唐恒钧教授结合自身经验与具体案例,详细生动地讲述了“案例论文写作的要点”,并提出论文应具备作者、读者和编辑三个意识;江淑玲教授通过经典案例,表达了教育叙事有利于教师认识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共性;浙师大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俞晓婷则分析了“德育即道德教育,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这一含义的特殊性。
据悉,去年11月,该校与浙师大课程与教育系党支部联合开展“聚焦教育现场,打造高质量教育”主题活动,效果明显。本学期,学校通过校本培训、业务培训学习等活动,研读新课标,展现自身风采,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的职业素养。接下来,该校教学专班将开启“百题工程”,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更好地与高校深入合作,邀请更多专家团队,为教师教科研成长提供专业指导,全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