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育人故事 收获教育智慧 吴宁一校宏道争章论坛有看头 2023年07月11日  

  □记者 张耀 通讯员 蒋佳丽

  本报讯 如何在课堂上更好落实宏道争章体系?如何用这个体系去赋能宏道少年的养成?近日,吴宁一校召开了第二届宏道争章总论坛,老师们静下心来触摸自己的教育生活,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讲述育人的美好。

  坚守初心,师生共成长

  据悉,宏道争章是吴宁一校的综合评价体系。在7年的探索中,该体系从最初“摸着石头过河”的1.0版本更新迭代到更为契合“双减”精神的3.0版。

  王俊楠是一名参加工作刚满一年的新教师,作为学校“创意星”的评委之一,他发现了学生参评创意星中“不够广、不够多、不够新”的现象,并提出了三大应对举措。“有个别家长抱着侥幸心理不戴头盔,吕梓骁和郭奕涵就为我想到了一个基于非机动车安全上路的提醒装置……”一个小发现,让他和这两位学生一起踏上了科创之旅,其成果获得两个省级荣誉。

  在这条与生共成长的道路上,王俊楠并不是独行者,从教十余年的吕佩芳讲述的是“劳动星”获得者小晨的故事。她细心地发现小晨爱劳动的特点,密切关注、及时表扬,让孤单、自卑的小晨顺利获评“劳动星”,并自信地负责班级各项劳动教育活动。

  一个个宏道故事中,老师们关注着班级的每一个孩子,从细处着手唤醒学生的正能量,在阶段化的跟踪观察过程中,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系统评价,赋能好少年

  作为学校“体锻星”总评委的郭夏,一直致力于将学科教学与学校争章体系相结合,积极拓容“体锻星”评选项目。他在原有的足球颠球、网球对墙打等项目基础上,增加了足球绕桩射门、长跑等项目,为学生中考体育测试打下扎实基础。同时,他利用大数据直接生成学生各项得分及等级,再进行针对性指导。

  语文教师邵娟飞将学校“阅读星”的评选细则与本班的整书阅读实际相融合,创造性地开展“伴随式”过程评价和“游园式”期终评价相结合的双线评价模式,为每位学生设计了一份阅读档案袋。

  “我是离不开书的,一日不看书,我就很难受”“老师,这个学期我家孩子不玩游戏了,一有空就看书,就像着了魔一样”……学生的心声、家长的反馈,无不反映着宏道星章评选体系点燃了学生的“悦读”之火。

  得益于涵盖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宏道育人体系,在对每位学生的评价中,老师们精准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家校共育,传递好声音

  教师卢晗君的故事从一位家长无奈的“求助”开始。原来,学生小徐患有感官失调综合征,从来不午睡。卢晗君通过家校合作、奖惩结合、柔言引领、耐心陪伴、心灵呵护5个小法宝,让小徐甜蜜入睡。

  作为省级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吴宁一校不断探索争章体系中的家长力量,形成家校合力。二(5)班学生徐一晨的家长分享了孩子报名参评“礼仪星”后,看到的可喜变化:从以前躲在大人身后不敢跟亲戚朋友打招呼,到现在主动、自信地跟陌生人问好。“我想把一晨确定目标、争章过程和展示环节都拍成小视频,传播更多的宏道争章好声音。”全程参与让徐一晨家长对宏道争章体系有了高度的认可。

  “评价是撬动育人模式转型升级的杠杆。”市第一教学联盟教研员张晗芬表示,这是一次“方向有循、轨迹有痕、评价有据、操作有模”的“四有”分享会。

  “结果是事实,而过程则是故事,故事思维能帮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争章。在一个个宏道争章故事中,我们的老师在感动、在讲述、在反思。”该校校长陈红亮表示,接下来,学校将用更融合的思维,扎实稳健地探索宏道争章的更高峰,让争章评价更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