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购买 消费者趋于理性 2023年06月15日  

  市民黄女士是每年“6·18”“双十一”大促的追随者。

  去年“双十一”,黄女士在电商平台消费了2万多元。所购产品中,最贵的是一台美容仪,用于面部提拉紧致,平时售价1万多元。在关注该产品半年多后,她在“双十一”以9000元左右入手。此外,还购买了一台洗地机,平时售价3000多元,入手2600元。

  在本届“6·18”到来前,黄女士提前两个月开始关注某品牌的服饰,挑选了几款心仪服饰加入“购物车”,其中一款售价800多元。然而,在5月底预售时,她发现该款服装价格已上涨,叠加满300元减50元等补贴、优惠后,价格和之前相差无几,因此并未下手。

  衣服平时就能买,且并非这件不可。至于护肤品,去年“双十一”囤的还没用完,足以撑到下半年的“双十一”。因此,黄女士在第一波6·18大促中,没有消费。“另一方面,今年收入减少,买东西更加克制。”黄女士说,可能是受消费观念、经济收入等各方面影响,明显感觉身边很多朋友也都不像以前大手大脚,开始理性消费,按需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