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年营业模式 增售菜品吸引客流 2022年08月19日  

  □记者 徐帆

  麻辣味、十三香、蒜香、清蒸……每到夏季,在东城的大街小巷,日益庞大的吃虾大军是一道独特风景。但众所周知,小龙虾是典型的季节性餐饮,“赚四个月,亏四个月,平四个月”是小龙虾行业的普遍情况。“小龙虾季”一过,不少龙虾店会选择关门歇业,但也有部分店铺会在秋冬季转做其他餐饮生意或售卖其他菜品,以“不亏就是赚”的心态度过长达半年的淡季。

  位于市区中山路的“疯狂的龙虾”是一家8年老店,凭借着优良的品质和鲜美的口感在我市小有名气。“这段时间店里一天能卖三四百斤小龙虾,8月一过,小龙虾虾壳变硬、捕捞量下降、收购价上升,生意就要开始淡下来了。”店主朱梅乾介绍,小龙虾每年3月左右上市,5月、6月、7月、8月这4个月都是稳稳的盈利期,6月和7月为小龙虾的“黄金月”,9月开始逐渐下滑,再进入冬天的淡季。

  “原本我家店铺也是‘做半年歇半年’队伍中的一员,这两年受疫情和大环境影响,生意较早些年淡了一些,我就想着把休息的半年也利用起来。”朱梅乾算了一笔账,歇业的这半年,店里的十几名老员工会到别处谋生,虽不用付员工工资,但房租照交不误,从做生意的角度来看肯定是不划算的。

  为了带动人流量、减少损失,去年“疯狂的龙虾”开启全年营业模式,在小龙虾的基础上,于下半年开始增售纸包鱼、烧烤、炒菜等菜品,在龙虾淡季里,这些菜成为店里的“顶梁柱”。“虽然不是店里的主打菜,营业额也比不上小龙虾旺季,但也基本抵消了房租和人员工资。”朱梅乾说,大部分顾客都是奔着她家的小龙虾而来,推出新菜品对她和顾客而言都是一种新尝试,如果味道不好反而容易挫败原来建起的品牌和声誉,因此在新菜品的菜色、口味等方面,她也花了不少心思。

  除了这些专做龙虾的餐饮店,还有许多餐饮店会根据季节时令推出不同的菜品。位于市区甘溪西街的一家羊肉汤馆冬天主打羊肉汤,夏天卖起了糍粑糯米卷饼、烤饺等早餐。店主卢先生说,夏天喝羊肉汤的人少,他便卖起了早餐,这样能保证全年生意不会冷下来。

  对于餐饮店经营,淡季考验的就是其“开源节流”的能力,随着生活的变化,很多食物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餐饮店的淡旺季也没有了明显的分割线。在“冬天吃冰激凌,夏天吃火锅”的新趋势下,不少商家一改以往“用旺季营业额补淡季窟窿”的被动局面,主动在产品上改进更新、服务上优化提升,为不被市场和顾客淘汰而努力着。

  以平常心看待淡季  “软硬兼施”提升顾客体验

  □记者 徐帆

  “跟一般烧烤不一样的是,我们的淡季在夏季。”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江北街道亭塘中街的彝族火盆烤肉店,老板娘崔丽雪一边忙着做营业前的准备工作,一边解释道,“火盆烤肉,一听店名就很热,我家是彝族当地那种围着火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放风格,秋冬季节大家围坐一起会感觉分外暖和,夏天就有些吃不消了,尤其今年夏天格外热,加上疫情影响,营业额有所下降。”

  崔丽雪和丈夫都是黑龙江人,早些年跟着开彝族火盆烤肉店的亲戚学了手艺后,于2019年在东阳开了这家夫妻店,不大的店面里摆放着10张桌子,方桌圆桌都有,桌子中间的烤炉也不尽相同。

  崔丽雪介绍,原先店里的烤炉由上下两层构成,上层的铁盘可以烤制牛肉、蔬菜等,下层采用镂空设计,里面放木炭,外面一圈放用竹签串起来的五花肉、一口肠等。“这种老式烤炉虽然能让顾客体验到彝族当地的特色,但因为用炭多,热气直往外冒,部分顾客反映夏天来我家一边吃一边流汗。”崔丽雪说,尽管店里安装了3台空调和多台电风扇降温,但还是抵挡不住烤炉的热气。

  为了提升顾客夏季吃火盆烤肉的体验感,让“淡季不淡”,崔丽雪和丈夫下了不少功夫。今年年初,夫妻俩经过多方打听和寻找,专门从外省定制了一批新型烤炉,新型烤炉将原先的双层设计简化为单层,用炭少、导热快,食材烤制出来的味道与旧烤炉并无差异,最关键的是夏天用起来不再热气扑鼻。“我们的烤炉尺寸比其他烤肉店要大,得和桌子配套起来,烤炉换了,桌子也得换。为了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我们保留了几张原先的桌子和烤炉。”崔丽雪说。

  彝族火盆烤肉店主营午餐、晚饭和夜宵,除了睡觉,崔丽雪的所有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店里,尽管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但她总是以微笑待人。记者在小红书上看到不少探店彝族火盆烤肉的帖子,帖子中均出现了“价格实惠”“老板娘热情亲切”“好吃推荐”等关键词。在崔丽雪看来,烤炉设备的更新只是吸引客流、提升顾客体验的一方面,菜品美味实惠、服务态度佳才是长久的经营之道。在夫妻俩的努力下,一家人都在东阳扎根定居,今年4月,还在中山路开了一家分店。

  “天气最热的7月和8月是店里比较空的时候,一天接待10桌左右,等天气凉快下来,店里基本爆满,有时还需要等位。”崔丽雪说,尽管夏天生意遇“冷”,但夫妻俩并没有因此焦虑担忧,“任何行业都有淡旺季,我们店淡季不算长,以平常心对待就好,我们还可以趁着闲下来的这两个月研究一些新菜品,为秋冬旺季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