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5月,陆莎莎出生在画水镇溪南村。村庄背山面水,位于南江下游,南江治理前,溪南村老被水淹。山环水绕的环境让陆莎莎从小纵情山水,经常会约上小伙伴到溪边抓小鱼、摸螺蛳、捡石头。她更喜欢爬山,山脚有红蓼有树莓,山上有山楂有乌饭果,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人回味。
“小时候的我其实就爱玩,还有点野,”陆莎莎说,小学阶段,她当过班里的体育委员,得过几次全镇小学女子组跳高冠军,这是从小爱爬山好动成就的。
按那时的入学政策,学龄儿童要8岁才能上学。陆莎莎却7岁就上学了,因为父亲陆韶明是学校职工,开了“后门”,让她跟班试读,一年级的时候没上学籍,连课本都没有。第二年,陆韶明要女儿重读一年级,但是陆莎莎坚决不肯,那是“留级”啊!父女俩有约在先,如果期末考成绩90分以上,就可以继续上二年级。结果陆莎莎赢了,陆韶明就不再坚持。
学业没有给陆莎莎带来太多压力和困扰,陆韶明对这个独生女儿也只是一句大路话:“读书当心点。”妈妈李福芝忙着上班,对她的学习情况基本上不管不问,说是“放养”。小学阶段,她多次被评为学习积极分子,但是没评到过三好学生。在班主任看来,陆莎莎读书还不够用功。到了初中,陆莎莎爆发了,由于学习得法,事半功倍,初中三年各科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初三上学期,画水3所初中联考,陆莎莎总分排名第一,英语考了满分,英语作文作为范文在3所学校展示。初中3年,她不仅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初三年级还被评为金华市三好学生。初中毕业后,她被东阳中学录取。
高中三年,陆莎莎的学习节奏稍微加强了一些,但还是比较轻松。假日回家,她总要约上小伙伴一起登山放飞心情。学习上她不争第一,但是也不会落到第五名后面。2003年高考,陆莎莎虽然发挥不太好,但比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高出了33分。第一志愿填报了河海大学,被该校的给排水专业录取。放榜后才知,以她的成绩,北京的高校除了北大、清华外都能上,也过了同济大学录取分数线。对此,她无怨无悔。
本科4年,陆莎莎学习成绩领先,在大四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毕业后,她考取了海岸带资源专业攻读硕士。两年后申请读博士学位,又转到了港口专业。她每年都拿一等奖学金,不仅读书不用付学费,还能领每个月300元的生活补贴,加上帮助导师做项目,本科毕业后陆莎莎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假期回家还主动下田拔秧、割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