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潇 通讯员 邱文亮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伟大创举,展现了中国卫生工作的鲜明特色,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中国的国宝”。早在1952年3月,东阳县就成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70年来,我市爱卫工作硕果累累,先后获得“省1995年度卫生先进城市”“省卫生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项荣誉。
爱卫工作起源
1952年3月,东阳县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开展以“反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同年4月,根据金华地区防疫会议精神,成立县爱国防疫委员会;同年10月,改称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下设办公室,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爱国卫生和疾病防治工作;同年12月,成立除“四害”指挥部。1978年,全县各地制订卫生制度,开展群众性的卫生工作。
1953年,东阳县爱卫会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77年起,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以管水、管粪、改良水井、厕所、畜圈、炉灶、环境为重点。1979年,利用黑板报、专栏、广播等形式开展爱国卫生宣传工作。1981年9月22日,东阳县人民政府转发县爱卫会《关于进一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报告》,规定各地在五一、七一、国庆、元旦、春节前后都要发动几次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并决定每月28日为“爱国卫生日”,在东阳的首个爱国卫生日当天,吴宁镇有28800人参加卫生运动。
爱卫成果丰硕
1984年,东阳中学被省爱卫会命名为“文明卫生单位”;1993年,横店镇被省爱卫会命名为“省卫生城镇”,成为我市首个省级卫生镇,并于2004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1995年,我市被省爱卫会授予“省1995年度卫生先进城市”;1996年我市进入“省卫生城市”行列;湖溪镇、巍山镇也先后于1999年、2003年进入了省级卫生镇行列;2016年,我市实现了“金华市卫生乡镇”全覆盖;截至2022年,我市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已实现全覆盖,7个乡镇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镇”,5个乡镇已通过省级评审;2015年,我市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并于2017年和2021年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评。
以典型引路,提升工作合力。我市基层卫生创建和巩固工作坚持以城带镇、以镇促村、整体发展的工作思路,取得了蓬勃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市先后创建各级卫生村370余个。近年来,我市相关部门单位从人居环境改善、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公共卫生设施提升等方面着手,各负其责、抓牢重点,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强大力量。各项爱国卫生创建工作的落实落细,切实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营造了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文明卫生习惯也深入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年,我市迎来了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第73个世界卫生日、第34个爱国卫生月。今年,市爱卫办策划了文明好习惯养成、绿色环境打造、健康知识普及、病媒生物防治等多个专项行动,希望通过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爱国卫生系列活动,让群众树立健康管理观念,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