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惠平
清明假期一晃而过。早晨7点40分走进教室,心血来潮想查一查孩子们的假期作业——一篇读后感。刚才还是笑脸相迎、热火朝天的孩子们,顿时收起笑脸,各种声响戛然而止。
作业检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学生们的各种“精彩表演”也开始了。刚查了王同学的作文,待我转个身,许同学手中就出现了与王同学一模一样的作文本。翻阅张同学的作文本时,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仔细一看,这是他小学时的作文簿。而潘同学更为“机智”,索性拿笔修改前几天刚写过的文章来应付我的检查。最后数一数未写作文的学生,竟有十几号人,真让我哭笑不得。
正准备发火,想想还是先问问不写作业的原因吧。回答基本一致:出去游玩了。这时忽然想起部分家长前几天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一些图片:有晚上带着孩子在超市闲逛的,有家中大小孩子一起玩小蝌蚪的,还有几个同学一起出外郊游互相拥抱的……哦,估计这部分同学玩兴使然,忘做作业了。
我的心绪平静了下来。是呀,孩子们毕竟童心未泯,玩兴正浓,在这春光烂漫的美好时节,谁不想出去走走逛逛?“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那美好的春色,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本来应该好好地润泽这些初初长成的小苗呀!而且清明正是人们亲近自然、享受春天的好时光。
没有过多指责,我转而开始了语重心长地教育。“学就学个踏实,玩就玩个痛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过一节课的相互交流,大家或多或少有了些收获。
有一首歌《成都》,一直是自己所钟爱的。我把歌词改了改,献给清明节:“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清明的酒,让我惴惴不安的,不止你的作业。余路还要走很久,你攥着我的手,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少年的领悟。清明,总是在三月,放假是快乐的事。春天,嫩绿的垂柳,亲吻着我额头。在这个美好的假期里,我从未忘记你,清明带不走的只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