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花开 2022年04月20日  

  □许旭锋

  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

  四月的西岘峰,山樱花、金檫花等都已凋谢,好在一棵棵高大的泡桐树,枝头仍挂满一串串梧桐花,白紫相间,云蒸霞蔚。

  泡桐的花期较长,从初开到凋落,绵延近两个月。“客里不知春去尽,满山风雨落桐花。”泡桐盛花时,春天已过去一半;泡桐花落时,意味着初夏将至。

  泡桐树很常见。记得小学教室前面,就是一排粗壮的泡桐树,高大的枝干和茂密的树叶将小小的校园遮掩了一大半。虽然不喜欢泡桐树叶子的涩味,但喜欢树上挂满的小喇叭一样的桐花,一串串,一簇簇,一层层,白的像雪,紫的像云,它那特有的清香,弥漫着整个校园。有了这几棵泡桐树,小伙伴们课后就多了许多童趣。泡桐木质轻松,树皮也很脆,拿把铅笔刀就可以在树干上刻字,几年过去,树干上密密麻麻地留下了大家的励志话语和名字。到了秋天,泡桐的落叶也是大家的玩具。小伙伴们会捡叶柄粗大的叶子,两手各捏住叶柄一头,与其他小伙伴手中的叶柄交叉起来,然后用力拉,看看谁的叶柄先断。有经验的小伙伴,会把叶柄放在地上,用脚踩动摩擦,使其水分渗出,增强纤维韧度,以提高获胜概率。

  当儿时的那份适意被忆起时,突然联想到“桐叶封弟”的典故。西周初年,年幼的周成王和弟弟叔虞一起玩耍,把桐叶削为珪形,将唐国戏“封”给叔虞。史佚以“天子无戏言”为由,使戏言成真。这一事件史称“桐叶封弟”。叔虞来到唐国后称唐叔虞,虞死后,他儿子燮父继位,将国号改为晋。晋国的建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不知道,他们两兄弟在一起时,是否也曾玩过比试叶柄韧度的游戏。

  泡桐因为速生,所以成材快,材质轻韧,导音性好,是制作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音板的优质材料。“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这是《诗经》中的句子。东汉文学家蔡邕精通音律,因不与奸臣同流合污,在官场郁郁不得志,遂辞官归隐。一日,正抚琴感怀,忽闻隔壁传来清脆的爆裂之声,屏息凝神听了几秒,凭着对音律的敏感,心中已有明确判断,疾步冲到邻居家的厨房釜底抽薪,救出那截刚刚开始燃烧的泡桐木,并做成一把好琴。因为木头尾端被烧焦,所以此琴被称为“焦尾琴”。

  高山流水遇知音,雅乐清音引凤来。古籍有“峄阳孤桐”的记载,讲的是峄县南天柱山前有泡桐树,人们用这里的泡桐做琴奉于大禹,大禹抚琴奏乐,清脆悦耳,引来凤凰栖息。“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桐花与凤凰,寓意祥瑞富贵,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中国成立后,泡桐还融入了焦裕禄精神,有了新的文化内涵。

  “红千紫百何曾梦,厌尾桐花也作尘。”百花隐退,桐花殿春,等到桐花落地,春日便已无多。四季轮回,总是来去匆匆。零星挂在枝头的泡桐花,让我们翘首盼望下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