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低调的富豪,蒋昌道的爱好也是与众不同——藏书,读书,校书。
南宋时期的江南,雕版印刷已经相当盛行,东阳就有许多刻书印书的私家工坊,所刊行的书籍雕工精良,印刷精湛,装帧精致。这自然深深地吸引了蒋昌道,年轻时他就建了书室“须成堂”,成日待在书室里,坐拥书城,朝夕与书相处。
蒋昌道不仅读书,而且亲自校书,逐一勘误,又旁询博访,寻找各类名家典籍、善本古籍,不断充实收藏,以至于读书无数的乔行简也称其“聚书巨博”。
末了,蒋昌道将藏书编成目录,寄给乔行简,信中附上一句话:“吾将以遗后人,愿有述。”我将把这些藏书留给后人,希望你能替我记下这件事——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因此北宋黄庭坚曾有诗“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蒋昌道深知,与其将财富留给子孙留下杀身之祸,还不将3万卷藏书留给后人,知识才是偷不走抢不走的财富!
由此可见,蒋昌道的藏书量有乔行简见证,确确实实逾3万卷。乔行简还将他的此举媲美唐朝的李泌——没错,就是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李泌。
这样的藏书量,自然值得在世人面前“傲娇”,也自然值得编成书目托名家作序。
“蒋氏藏书逾3万卷,是东阳现有史料中藏书量最多者。”市政协文史委编纂的《东阳书院》一书执行主编华柯说,现有东阳地方史料表明,旧时书院藏书多为几千至上万卷,因此泰里蒋氏藏书已是东阳书界的“天花板”。
但蒋昌道想不到,他的这一举动,无意中成就了南宋时期东阳历史上的私家目录学研究。南宋庆元二年(1196),著名藏书家尤袤(1127-1194)的儿子尤槩任东阳县令。尤袤曾把家中藏书“汇而目之”,编成《遂初堂书目》,对当时的目录学作了多处创新,创建了分类学和版本学,成为现存的南宋私家三大藏书目录著作之一。尤槩到东阳时,乔行简考中进士仅3年,正在家里等候朝廷“选调”,同时任教于南园书院,尤槩与他相处甚厚。乔行简履任后,收到了《须成堂书目》,不难窥见这个时期尤家父子对蒋昌道研究藏书的影响。
可惜,《须成堂书目》已经散佚,后人无法根据此书管窥南宋时期的东阳民间藏书以及目录学研究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