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赓续传统,打造文化“超链接” 2022年01月12日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向国际重大活动场合输出中国传统家具,却始终没有忘记学习型企业的使命,如海绵吸水一样努力自我输入。”张向荣说,复刻经典就是与古为徒、汲古得新的过程,既能在探究中赓续传统,又能在传承中推陈出新。“复刻是第一步,在完成百款经典家具的复刻后,我们将着手改良,让传统家具承袭既有的优秀基因,又符合当代生活功能需求。”与市场上照搬照做、批量生产的企业价值取向迥异,张向荣认为复刻的家具不能因为是复制就亵渎其“经典”的定位。经典永流传,复刻出来的经典家具,除了无法拥有岁月的包浆、历史的演义,一样能以精湛的做工和厚重的文化,流传于世,传承有绪。

  其实,经典并非完美无缺。谭向东曾多次出入北京故宫博物院欣赏明清家具,发现许多家具或多或少存在瑕疵。“王世襄先生就指出明式家具有十六品、八病,这八病就是对家具失当之例的总结。此外,由于生产工具和工艺的限制,旧时的家具巅峰之作,在今天看来仍有可改进之处。而且现代人的身高和体重比例普遍优于古人,依据人体工学,家具也必须与时俱进。”以“皇宫圈椅”为例,谭向东指出它的腿足因为接榫不够严密,所以榫卯结构位移,导致原本流畅的壸门线条断裂。如果运用数字化的开榫机制作榫卯结构,则可避免这样的硬伤。

  “天时、地利、材美、工巧,这四者决定了产品的质量。红木家具制作更要遵循型材艺韵俱佳的原则,利用先进的生产力,把经典家具的设计高雅意匠美、选料考究天然美、结构严谨工巧美,传承到极致,阐释到极致。”张向荣认为,这样的极致,不仅仅是为了让家具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要成为今人了解中国传统家具的“超链接”,通过“点击”这些复刻的传世家具,窥见家具里的中国,读懂博大渊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懂中国人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